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消费作为扩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2023年经济工作当中被摆在了优先位置。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就感慨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过去5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奶业要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健康、多元的消费需求。
在着力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下,今年的消费有望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如何激发消费增长的潜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哪些着力点?如何提升国家重大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进行了专访。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 新华社图
谈扩大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关键
NBD:围绕扩大内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对于今年的消费趋势,您有何判断?
张建平:中国已经形成了14亿人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也达到了4亿,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高的,所以目前我们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规模达到全球第二。
今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到恢复性增长过程当中,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会不断释放,并对今年稳增长、稳就业形成支持。从今年一二月份特别是元旦春节的消费情况来看,我觉得我们是有信心的。
NBD:围绕扩大消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和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为什么要强调这几个方面?您认为应该如何补齐消费短板?
张建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打通“双循环”堵点面临的比较艰巨的改革任务。
一般来说,居民只有具备了一定水平的可支配收入,才有能力去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作用。
而稳定大宗消费和满足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以人为本、以需求为本的体现。由此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又能带动经济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简而言之,大宗消费在整个消费当中的占比是比较高的,它的支持作用也是比较大的,目前大宗消费的消费热点也比较多。
而生活服务消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包括我们日常餐饮、旅游各个方面,这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当然也要求我们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提供。
谈民间投资:应多方面激发其积极性
NBD:除了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张建平: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民营企业都集中在我国制造业领域当中,对于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我们在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等各个方面都要系统性发力,让宏观经济基本面稳定。
与此同时,要增强民营企业中长期投资的信心,稳定他们对市场的预期,让民营企业能够有中长期投入的渠道和意愿。
此外,还要花大力气降低民营企业的营商成本,为它们提供更多普惠金融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能够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也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关键所在。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您觉得这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如何提升国家重大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
张建平:目前来看,民间资本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在固定资产和房地产等领域,信托投资基金等新的融资工具出现,也为民营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新的创新路径。当然,国家现在也鼓励通过PPP等模式发挥作用,让民营资本能够有更多的投资渠道。
我觉得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国家重大项目本身就具有长周期和低盈利的特点,如果想让民营资本有意愿参与,那我们一定要在重大项目的合规设计、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要持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另外,对民营资本的参与要有更多的制度保障,让民营资本能看到稳定可预期的投入回报,能够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吸引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国家重大项目的投资运营中。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