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位居全球第四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26 21:51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编辑 黄博文    

    2023年2月22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大绿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与《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中,发布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榜单。榜单对全球55个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结果显示,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瑞典、日本、荷兰、丹麦、美国和西班牙,中国是唯一一个排名前十的发展中国家,位居全球第四。同时,《报告》也首次将生物多样性金融纳入研究课题。

    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榜单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风险进一步加剧。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实现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各国先后构建自己的绿色金融体系,培育绿色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间合作。

    中财大绿金院“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参考指标包含“政策与战略”“市场与产品”“国际合作”等3个一级指标及6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和54个四级指标。本次发布的指数评价周期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象为全球55个国家。

    排名结果显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瑞典、日本、荷兰、丹麦、美国和西班牙。整体而言,经济相对发达、金融市场基础较完善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较好。中国则依靠近年的政策发力以及市场参与者努力,跻身全球第四,居于发展中国家第一的领先位置。

    除综合排名外,《报告》还分别对“政策与战略”“市场与产品”“国际合作”三项一级指标分别打分。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各国在三项指标的得分和总体排名呈相似的趋势,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和重点不同。

    从地域上来看,欧洲、东亚和北美地区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东南亚国家次之;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在政策与战略、市场与产品、国际合作三方面的单项得分上,政策与战略方面的得分差异最小,市场与产品方面的得分差异最大。

    “这反映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绿色金融政策方面做出了相对积极的努力,但其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本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财大绿金院国际合作部主任、研究员毛倩表示。

    生物多样性金融研究

    毛倩介绍,今年发布的《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在专题篇中首次加入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作为研究重点。

    《报告》指出,中国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需要将有关政策和市场建设纳入现有的绿色金融体系中。这既是发展中国生物多样性金融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举措。

    具体而言,可以在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加强生物多样性金融风险管理、健全生物多样性投融资机制,推动市场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经验交流和人才建设四个方面发力。

    随着全球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继续发展,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全球对话和合作的一个新的发力点。中财大绿金院院长王遥表示,发布该《报告》,一方面希望能获得更多国际上的反馈,另一方面能向一些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的绿色金融方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地方绿金发展报告(2022)》:我国绿色信贷发行规模居世界第一

    下一篇

    2023,增量密码在哪? 加入者说:卡位高端 与红星美凯龙联手共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