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频繁切换,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22 16:40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赵云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

    今天是相对低迷的一天,大盘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沪指失守3300点;两市成交不到8000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7.3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4.3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2.97亿元。

    市场热点也频繁切换,一些很少触碰到的概念开始成为热点,比如科学仪器、卫星导航,还有毫米波雷达。

    一时间,又感受到投资的无所适从。Z哥开始有些迷惑,似乎每当市场开始炒作这类题材概念时,总是会有很长时间赚不到钱。或许,这些都是自己能力范围外的领域吧。如果有一天,市场的风格轮转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可能日子就好过了。

    巴菲特说过: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几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能力圈原则,是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坚守的重要原则之一,始终要围绕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的一种方法。所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巴菲特都没有碰过科技股,因为他看不懂,买的都是金融、能源、食品零售等。直到后来重仓了苹果公司,苹果甚至还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一大重仓股。

    对我们A股市场的普通投资者而言,似乎能力圈的概念要模糊得多。在A股市场,一个普通散户经常被迫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似乎每一个题材,每一个概念的炒作机会,只要我们稍微百度百科一下,稍微看几篇研报,就都能进去参与一把。

    然而,算一个总账,Z哥发现,多年的投资生涯下来,真正能够赚大钱的,其实不外乎只有几类机会。尤其是有些基金经理,适合做消费行业的,一般做不了科技赛道,做新能源的,多半做不了大消费,还有些是做周期股的,一般都不去碰科技股。如果遇到有些顶流基金经理,一旦风格漂移,跨能力圈去投资,那多半业绩也就不容易做好了。

    所以,每当市场热点频繁切换,自己的股票始终不动,眼看着别的行业热点轮番表现时,也不要羡慕嫉妒,只有适合自己的行业赛道,才是最好的。

    最近,星石投资基金经理万凯航发布了一篇“基金经理投资笔记”,对领域行业投资进行了探讨。今天,Z哥借栏目,分享一下万凯航的观点。

    万凯航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A股各个板块已经形成各自主流的投资群体。各个群体在擅长的领域内都很专业,也就形成了内卷的表象,即再定价的过程总是趋于加快。在不经意间的跨领域投资中,缺乏经验的“外来投资者”往往会落入“鸡同鸭讲”的怪陷阱,造成节奏紊乱。因此,跨行业投资需要入乡随俗,匹配相应的投资模式,有助于把控节奏平和心态。当然,不定期的完善各个行业背后的投资盈利模式也有助于我们了解A股生态的变迁。

    万凯航将行业投资,大致分成了五大领域:计算机传媒、电子新能源、医药行业、强周期行业,以及消费品行业。大家也可以根据这几类行业的特点,看看这些行业是否是最适合自己去参与投资的。

    具体来看:

    第一:计算机行业——擅长“无中生有”,主题投资是主流

    万凯航指出,计算机传媒是盛产概念的板块,自从2014~15年那波炒作之后,整体估值定价很少到过合适区间,总是在贵和更贵甚至贵得离谱间徘徊。板块内个股差异很大,整体成长性一般,在这个板块挖掘个股做长期投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计算机传媒行业多年以来,上涨都是靠主题驱动,比如互联网+、云计算、元宇宙、信创、AI等。

    该板块风险偏好很高,波动很大,聚集了大量投机性的玩家,基于事件驱动并发酵的主题投资是最主流的玩法,考验投资者的想象力和交易能力。长期在这个板块获得的盈亏主要是靠交易挣来的(“炒”股炒来的)。

    第二、电子新能源——抓长期产业趋势,估值和盈利双击最香

    2009年以来,这一领域经历了“消费电子周期”、“产业设备升级”、“光伏产业周期(好几轮)”、“半导体周期(刚有点样子)”、“新能源汽车爆发”、“储能爆发”等多轮创新与发展。

    这些板块长期盛产牛股,有着实实在在的业绩,企业也在不断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因而聚集了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是线下调研最拥挤的赛道之一。该板块最盛行的投资方法是景气趋势投资,有时也伴随主题投资,主流驱动逻辑是终端应用爆发带来的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升。长期而言,在该类别获得的盈亏主要是靠抓产业趋势,经历估值和盈利双击最香,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和想象力。

    第三、医药行业——A股的缩影,以机构定价为主

    医药行业包括创新药、医疗服务、品牌中药,过去都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即使经过集采的洗礼,依旧是机构最爱的板块之一。

    万凯航指出,医药行业兼具多种特性,品牌中药类似高端消费品,创新药行业类似创新科技,医疗服务行业类似品牌餐饮连锁,CXO类似消费电子制造,时不时来个事件驱动还会带动疫苗等多个细分行业炒作,另外还有化药行业俨然就是化工。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医药行业就是一个A股的缩影。

    复杂的生态带来了复杂的投资者结构,但整体而言还是一个偏向于机构定价的板块。板块的驱动逻辑主要源于核心竞争力的变现(涨价、扩渠道),创新管线的兑现,以及承接产业链转移,考验投资者的专业研究和判断力,盈亏主要来源于中长期投资,流动性好的时候炒作也是很疯狂。

    第四、强周期行业——基于反人性的中期投资

    强周期行业包括能源、原材料、交运等。万凯航认为,强周期行业的投资模式主要两种,一种是景气触底的底部定价(抄底,准备困境反转),另一种是景气上行的供需反转加码(追趋势)。实业更多参与前一种(有定价能力),资本市场更多参与后一种。底部定价能力是强周期行业龙头的共性,因为当行业进入低迷期,甚至亏到现金成本的时候,往往只要再熬一段时间就会再次把中小企业挤出市场,从而优化供给格局。

    所以该板块投资朝着深度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基于行业持续低迷的预期困境反转(抄底),以及基于供需反转的趋势投资(加码)是主要的投资方式,考验投资者对行业供需的把握,盈亏源于反人性的中期投资(底部要筹码,景气中高点卖),熬的机会成本是需要考量的。

    最后是消费品行业,这么多年来,消费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能不能“涨价”。定价能力是消费公司品牌力的表征,也是行业供需的体现。毕竟一瓶酒可以卖10元,也可能卖1万,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实在是太多。有个说法,所有消费研究员的尽头都是白酒,至少过去10年太过于正确。

    消费行业也是机构投资者的重仓之地,投资者更多着眼于核心竞争力(护城河)下,企业长期持续创造价值。因此考验的是投资人持股的耐性,合理估值下的长期持股基本都是盈利的。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欣天科技:公司的产品未直接供货给新能源汽车厂商

    下一篇

    公司间接提供航天航空零件吗?欣天科技回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