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不缴“五险一金”会怎样?参保人去世,养老保险就白缴了吗?权威解答…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19 13:33

    每经编辑 段炼 盖源源    

    CFF20LXzkOzCDtfJuIhn02JJQcZUC6GqSqicb2DAJTuh1zygYUaFmDcBl5yRLsJ0lsgvd9tfEdemYyXrZhvyGhA.jpg

    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社会人,

    如果小美不想缴“五险一金”,

    会有什么后果?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没有五险一金的小美的一生

    “五险一金”是

    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

    以及公积金的总称。

    如果不缴“五险一金”,

    首先,

    小美会失去医保报销的权利,

    在医院挂号、检查、拿药

    都需要自掏腰包。

    如果小美在这期间怀孕,

    产检、手术的费用

    也要全部由自己承担。

    在休产假期间至关重要的

    生育津贴也就与她绝缘。

    如果小美在工作期间

    受伤或者患上职业病,

    她将无法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

    只能自掏腰包去看病。

    如果倒霉的小美遇上公司裁员,

    她将失去作为临时过渡补贴的失业金。

    而如果小美在扛过种种困难之后

    攒够了资金买房,

    她会发现,

    自己只能看着其他购房者

    申请利息较低的住房公积金贷款,

    自己却只能申请

    利息高出近2%的商业贷款。

    如果她想租房,

    也无法使用公积金提供的

    每月几百至上千元的补贴。

    小美终于熬过几十年,

    退休后也拿不到退休金,

    只能靠以前的积蓄度日。

    求小美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自愿放弃”?不行!

    此时,

    留给小美的只有一条路:

    要求公司补缴自己的“五险一金”。

    事实上,

    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是违法行为,

    行政部门可以据此作出行政处罚。

    在补缴完毕后,

    小美依然可以享受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益。

    对于网友们担心的

    签署自愿放弃协议、

    只交五险、不交一金等情形,

    法律也做了明确规定:

    不行!

    KdAStmiazbnico1YPrctYLsPt98Q9SWibt1vj0HiciadXGuSBSRB7NVfTlt3ic5WZOEnBcn4iaHvpibcjOzQBWCrPDIGRw.pngKdAStmiazbnico1YPrctYLsPt98Q9SWibt1L6SXTHbvePTGe648ZnCArGK3odbiarlSNUKIOicFGsia6t9KDPQYdbF8g.png

    因为员工是没有“自愿放弃社保”的权利的,

    换句话说,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口头承诺、书面承诺

    都不具法律效应。

    《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是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设置的

    强制性条款,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

    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保登记。

    所以,

    不管用人单位采取什么办法和借口,

    也不管与劳动者如何约定,

    只要没有为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都属于违法行为。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这样缴社保,统统违法!

    除了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金,

    下面这些社保缴纳的误区,

    企业和个人也要避免。

    误区一:

    单位可以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保

    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缴纳社保,

    似乎是很多企业的潜规则。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指出:

    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

    一般是按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或个人上月工资)来确定的,

    职工工资越高,

    社保缴费基数就会越高。

    如果职工的缴费基数,

    低于各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

    就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误区二:

    试用期不用缴社保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

    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保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所以,

    企业在试用期间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误区三:

    不签合同就不用交社保

     

    有些用人单位会

    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

    拒绝为职工缴纳社保。

    其实,

    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个人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社保就必须得缴纳!

    证据包括:

    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报名表”、

    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等。

    KdAStmiazbnico1YPrctYLsPt98Q9SWibt1yD6ajUNKgsFAMR87WcvrSWaVKA7Tic9QGk6yuSxQycUcpvPkI27Aicnw.jpg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误区四:

    上下班路上摔伤都算工伤

    人社部指出,

    上下班路上受到伤害要认定为工伤,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上下班途中;

    2.受到伤害的原因是发生了交通事故;

    3.该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中,

    本人为非主要责任。

    同时,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在停工留薪期内,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误区五:

    单位必须为法定代表人缴纳社保

    需不需要给法定代表人缴社保,

    关键看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当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公司之间

    不存在劳动关系时,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其不属于社会保险的强制参保对象。

    误区六:

    可以委托其他单位代缴社保

    将社保挂靠别人公司,

    或者找人才资源服务公司代缴社保,

    几乎是很多失业朋友的备选之路。

    但是,

    这样缴纳社保是非常不靠谱的。

    市面上多数社保代缴服务公司都处于灰色地带,

    所谓的“挂靠”社保,

    其实就是虚构劳动关系,

    然后骗保。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

    社会保险登记实行属地管理,

    开户和缴费单位应当是“用人单位",

    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

    委托第三方代缴职工社会保险

    不合法。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6个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权威解答来了

    一、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不缴了?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022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即使职工与用人单位商议签订了不参加社保的所谓“协议”,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有些人虽然已经缴费满15年,满足了目前申领基本养老待遇关于缴费年限的条件,但是只要与单位存在劳动用工关系,就要履行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而且,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现行的养老待遇水平的高低与缴费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水平越高,则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二、退休了就能领取养老金了?

    简单来说,想领取养老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经审核确认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目前是1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制度,缴费水平较高、缴费时间较长的参保人员,获得的基本养老金就相对较高。建议参保人员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为获得较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做好准备。

    三、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怎么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7月1日)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可以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印发之日(即2014年4月21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从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四、社保中断对养老保险有什么影响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累计越多,养老金越高。如果因为上学、离职,中断一段时间社保,之后继续参保,那么前后缴费的数额和年限时间可以累计计算。但是如果中断的时间越长,那么对应的累计缴费时间就会缩短,个人账户累计也会相对较少,最后拿到手的养老金也会越少。如果断缴时间长,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够,那么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要相应延后。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延长缴费时间至满足条件后,领取养老金。如果在离职、准备考研期间不想中断,也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五、换了新工作,养老保险要转吗?怎么转?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3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就是把在原工作地交的养老保险转到新工作地。有了这项业务,不管到哪里工作,养老保险关系都可以跟着转移。办理转移手续后,您交的每一段养老保险费都可以合并在一起,等到退休时领取。什么情况下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或跨制度流动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比如从北京的公司跳槽到上海的公司工作,两个公司不在同一个省,就叫做跨省流动,需要转养老保险关系。再比如之前在河北的农村务农,交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应聘到企业上班,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叫跨制度流动,也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如果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不管什么情况,都不用再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办理养老保险转移要回原工作地吗?不用回原参保地,直接到新参保地的社保机构提出申请即可,也可以在网上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有时间限制吗?按照规定,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前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没有时间限制,可选择现在办理或领取待遇前办理。

    六、参保人去世,养老保险就白缴了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在微信号发文表示,国家政策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其遗属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你缴纳“五险一金”了吗?

    评论区说说↓↓

    编辑|段炼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网、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俄罗斯外交部:将对荷兰限制俄外交人员人数做出对等回应

    下一篇

    老人跳广场舞猝死,组织者被索赔60万,法院判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