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俄媒爆料:“北溪”爆炸3个月前,这两国军机频现附近海域!在爆炸海域上空超低空飞行,并关闭应答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11 18:57

    每经编辑 张锦河    

    近日,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称美国策划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随后白宫予以否认。

    此事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地时间2月9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方认为,“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者应该受到惩罚。

    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记者说,美国国务院试图将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有关北溪输油管道遭破坏过程的文章贬低为是“无稽之谈”,这种做法是公开的谎言,显示他们对美国历史的无知,令人震惊。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塞维姆·达代伦10日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彻查“北溪”管道遭袭事件。

    近日,俄媒爆料,在“北溪”管道爆炸3个月前,美德两国军机频现附近海域。

    俄媒:“北溪”管道爆炸3个月前,美德军机频现附近海域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月11日,据俄新社援引Flightradar24网信息报道,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发生的三个月前,美国和德国两国海军陆战队飞机于去年6月8日至16日,在“Baltops-22”军演期间频繁地在事发海域飞行,其中包括P-3“猎户座”和P-8“波塞冬”反潜巡逻机,飞机的部分飞行轨迹被Flightradar24网记录下来。

    据介绍,这些飞机曾以超低空姿态在爆炸发生海域上空飞行,飞行过程中还关闭了应答机,因此部分飞行轨迹没有被记录。

    德国议员呼吁:彻查“北溪”管道遭袭事件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塞维姆·达代伦10日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彻查“北溪”管道遭袭事件。

    达代伦称,美国总统拜登曾于2022年2月威胁消灭“北溪”管道,而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则公开表示对“北溪”管道遭到袭击感到高兴,这些都能证明美国与“北溪”管道有密切联系。

    塞维姆·达代伦呼吁在联合国的主持下成立独立的调查委员会。

    当天,德国选择党也在联邦议院呼吁联邦政府对此案做出澄清。

    据了解,德国已经开始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一案,调查人员动用了两艘研究船,采集了水土样本以及管道残骸,并对事发现场进行了全面记录。德国总检察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与爆炸案有关。

    知名记者爆料美策划炸毁了“北溪”管道,白宫否认

    当地时间2月8日,赫赫有名的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Scheerpost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该文章称美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

    据央视新闻,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话在网上发文写道:“去年夏天,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2’军事演习的掩护下,在‘北溪’管道安放了遥控爆炸装置,三个月后通过遥控摧毁了‘北溪’管道。”

    据赫什的文章,去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飞机投下了一个声呐浮标,在声呐浮标的帮助下,之前安放的爆炸装置被启动,“北溪”管道就此被爆炸摧毁。

    随后,白宫驳斥该文章,称其为“完全虚假和彻头彻尾的虚构”。美国中情局和国务院的发言人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回应赫什的文章时表示,莫斯科“一再表示”,相信是美国和北约参与了引爆行动。

    西摩·赫什是美国顶尖的调查报道记者。在1969年发表的一系列报道中,他率先披露了美军在越南制造的“美莱大屠杀”真相,广泛激发了美国人的反战情绪,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终结越战的作用,赫什本人也因此名声大振,并获得1970年的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在伊拉克战争中,他报道了美军“虐俘事件”,此外,他还揭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监视民间组织的内幕。

    图片来源:Scheerpost报道截图

    扎哈罗娃驳斥美否认炸北溪管道

    参考消息援11日引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9日在回答有关赫什文章的提问时说:“我们一般不会在这种属于彻头彻尾无稽之谈的事情上把盟友和伙伴拉进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03375725

    扎哈罗娃说,她对普赖斯这种将其称之为“无稽之谈”的妄言感到惊讶,因为美国总统拜登和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都曾公开说过这就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扎哈罗娃说:“美国再次在直播中撒谎,公开嘲笑那些提出完全正当问题的记者。”

    扎哈罗娃指出,华盛顿历史上也曾把民用石化基础设施作为打击目标。她提到了1983年中情局破坏尼加拉瓜一条输油管道的事情。

    这名女发言人还说:“你们曾经做过,现在也在做,将来还会做,直到你们被制止为止。”

    至于把盟友和伙伴拉进这种“无稽之谈”,扎哈罗娃认为,这正是“跨大西洋团结”在实践中的应有之义。她以2003年入侵伊拉克作为一个例子。

    扎哈罗娃说:“20年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把一个装着什么东西的小瓶子带到联合国安理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后来被证明是无稽之谈的说法,呼吁盟友和伙伴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内德,你知道自己所在部门的历史吗?我毫不怀疑,在国务院,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这就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友联众:接受中银保诚资产管理等机构调研

    下一篇

    日本所泽市市长对在该市进行福岛核污染土再利用试验持否定态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