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内首座高速公路重卡充换电站建成 后续运营还有哪些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09 19:11

    ◎在电池银行赛道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布局,包括动力电池企业、能源企业等。以蜀道集团成渝电走廊充换电重卡项目为例,其是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新能源重卡充换电一体化走廊,也是第一个由高速公路公司主导的电池银行项目。

    ◎一方面通过示范项目,让一些具体的物流等企业能够真实感受到成本下降,就会有加入进来的信心,从而逐步提高渗透率。另一方面,目前也在研究(计划)制定一些相关的激励措施。

    每经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梁枭    

    今日(2月9日)上午,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成都龙泉民生物流园充换电站建成后完成第一次运营服务,这标志着全国首座高速公路重卡充换电一体站—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顺利建成。

    充换电重卡项目首发仪式现场

    据电车资源数据,2022年1~12月新能源重卡销售25477辆,其中,换电重卡销量达12431辆,占比48.79%,已成为新能源重卡第一补能车型。在此背景下,重卡充换电站这一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也迫在眉睫。

    换电重卡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在于其换电时间较短,也能节省物流成本。据介绍,上述两座建成的充换电站,换电过程仅需3~5分钟,节约30%重卡物流成本。

    不过,目前包括换电重卡在内的新能源重卡在重卡中的渗透率仍然不高,面临前期投资大,后期收益可能较慢的问题。对此,四川成渝(SH601107,股价3.86元)子公司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事业二部副总经理刘涛今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一方面通过示范项目,让物流等企业能够真实感受到成本的下降,就会有加入进来的信心,另一方面计划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吸引企业。

    换电重卡去年销售超万辆

    电动汽车存在两种补能形式,一种是换电,一种是充电。由于动力电池单价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换电与充电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厂商、不同车型电池标准不同的问题,因此换电的推广难度比充电更大。

    目前,在重卡这一细分领域,换电重卡正在迅速崛起。重卡是指半挂牵引车、重型货车、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等。据电车资源数据,2022年1~12月新能源重卡销售25477辆,其中,换电重卡销量达12431辆,占比48.79%,已成为新能源重卡第一补能车型。

    换电重卡为何能够迅速崛起?答案可能在于电池银行的新模式。电池银行是指消费者买车的同时,向换电站运营方(定向)租赁电池,而运营方承担电池的售后保障和充电、换电,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在电池银行赛道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布局,包括动力电池企业、能源企业等。以蜀道集团成渝电走廊充换电重卡项目为例,其是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新能源重卡充换电一体化走廊,也是第一个由高速公路公司主导的电池银行项目。

    2月9日,在蜀道集团成渝电走廊充换电重卡项目首发仪式上,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和龙泉民生物流园充换电站完成建成后第一次运营服务。据介绍,第二阶段计划于2023年第二季度末建成重庆永川服务区、重庆果园港充换电站。

    充换电重卡项目首发仪式现场

    此外,对于重卡车型而言,成本与换电速度是其考量的关键因素,而换电重卡刚好解决了两大难题。据介绍,前述项目已建成的充换电站,换电过程仅需3~5分钟,综合考虑车辆购置成本、能源成本、维保成本等方面,换电重卡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普遍较燃油重卡低25万元以上。

    重卡充换电站如何提高利用率实现盈利?

    虽然相较燃油重卡,包括换电重卡在内的新能源重卡存在优势,但建成充换电站或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运营管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是电池标准统一化的问题。目前在电动重卡领域,电池标准正在逐渐趋于统一。据介绍,前述项目已建成的充换电站适配于大部分重卡车型。此前,四川成渝总经理李文虎也曾对记者表示,虽然当前换电电池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市场上的重卡电池框架产品技术与规格已趋于统一。

    趋于统一意味着还未完全统一,但政策端已在助力统一。去年,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曾公开表示,工信部已推动换电重卡互换性标准的制定,目前进展很快,预计会在2022年年底或2023年上半年发布。

    另一方面,电动重卡在重卡领域的渗透率仍然不高。福田汽车(SH600166,股价3.38元,市值270.53亿元)去年11月下旬接受机构调研时提及,目前重卡行业新能源渗透率为2.6%左右。这就意味着重卡充换电站面临前期投资大,后期运营可能收益难的问题。据悉,成渝电走廊估算工程总投资为5000万元。

    如何看待并解决相关运营管理问题?刘涛在现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通过示范项目,让一些具体的物流等企业能够真实感受到成本下降,就会有加入进来的信心,从而逐步提高渗透率。另一方面,目前也在研究(计划)制定一些相关的激励措施,可能会通过高速公路通行的激励措施(来吸引相关企业)。

    文中及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芊芊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商务部:中方一贯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下一篇

    一汽解放:1月汽车总销量约1.01万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