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艺术家张晓:找到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后,关于“乡村美学”我们又该如何表达?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08 22:43

    在艺术家张晓看来,在某一个时期,自己会突然意识到,“乡村审美”是一直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因为自己也是从那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只是以前没有注意到它。但是,如今当自己找到它的时候,便会觉得特别亲切。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年前,《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邂逅张晓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与张晓相约在他的工作室——一个被人们强烈建议纳入“4A级景区”的地方,并与他展开了一场对话。

    近4年来,张晓深入中国乡镇,拍摄、收集了上万件民间工艺品。他自己也戏称这大约两百平方米的双层空间为“民间工艺展馆”,因为刚搬来时,这里还只是一个空空荡荡、如美术馆一般的“白盒子”。

    刚走到张晓工作室的玄关与庭院,我们便看见了他从各地搜罗到的物件。在这之中,不乏有与普通成年人齐高的雕塑以及一只肉兔,“本来朋友养了两只,但是它们老打架,他就给了我一只。”

    用“满满当当”来形容工作室内部毫不为过。在一张摆满各路“神仙”的工作桌前,张晓告诉我们,“一条”在不久前来工作室拍视频,于是他将不少放在储藏室的民间工艺品一一取出,由此才摆满了整张桌子及边缘。

    步入二楼,苹果成了另一大主题。这里是苹果百货大楼的“基地”,铺满了以张晓拍摄的以苹果为创作主题的各类衍生品:口罩、飞盘、太阳椅、时钟、便签纸……

    苹果百货大楼系列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苹果百货大楼创办于2022年2月,定位为艺术平台以及设计品牌。之所以是苹果,与张晓的家乡——山东烟台海阳台上村密切相关。1981年出生于的张晓,在成为摄影艺术家之前,他曾担任摄影记者。2013年,结束了4年的《海岸线》系列拍摄,张晓回到家乡,并以故乡为创作灵感开启了系列创作。

    《海岸线》系列作品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烟台作为苹果的重要产区,自然也成为了主要呈现对象之一。张晓将苹果抽象化为一个符号,并邀请观众来关注其背后的隐喻,“至于有什么具体的隐喻,我觉得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

    乡村审美是一种需求

    NBD:“乡村审美”其实是近年来有关你的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当初,促使这种转向的契机是什么?如今,你对“乡村审美”又是如何看待的?

    张晓:最早是从我老家开始的。

    我在表姐家的相册里发现了作品《大姐》的素材。相册里有一大堆类似的照片,单看一张你会觉得很粗糙,但看完十张之后,你就能意识到原来所有的照片素材都是大姐的同一张脸,只是用很粗暴的PS方式把脸换到了时尚模特或明星身上。这个东西就特别吸引我。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并不是那么好看,但当地人会觉得很美。

    张晓 《大姐》系列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还找到了乡村照相馆的人,跟他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以此满足更多乡村人由于地域和物质条件限制,在当时无法实现的“梦想”。合作的起因其实就是(这个东西)足够简单:技术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还有一个要素:廉价,这个东西如果价格高了,在农村地区也做不了。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村民之间的攀比。比如谁家里有了(这类照片),自己也想弄一个。我还没做《大姐》的时候,我家里已经也有了这种作品,大致是把我爸我妈头拼在一起的照片。

    张晓 乡村照相馆系列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在某一个时期,我会突然意识到,“乡村审美”是一直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因为我也是从那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只是你以前没有注意到它。但是,当你如今找到它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亲切。

    NBD:你曾提到,包括城市人在内,都有一种缺乏归属感的内心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审美可以如何帮助人们缓解情绪?它存在的意义或者价值是什么?

    张晓: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感到亲切。

    当然,这不是说当代的东西就不好,我觉得传统和当代的审美是需要并存的。具体来说,一部分是存在于你没有更多的自我意识时,因为被迫处在那样的环境从而造成的规范或培养;一部分是你后来有意识地去学习到的新的、当代的审美。这两种东西我觉得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没法去改变的,因为它们已经在你内心里了。

    所以,我会去找那种在我记忆里的东西。这个东西很奇妙,比如说我收藏的民间神像,并不是说是我会看它的工艺或者它的保存的好坏,其实就是一眼看上去你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会去把他们找回来。

    关于乡村审美,我们并不能去评判它的好或者坏,它只是现实存在的。当然,我们不能说它不好,也不能说它是美好的——依照当代或现在的审美,它确实并不是那么完美,但它是有需求的。

    苹果作为一种隐喻

    NBD:之前你的作品,如《他们》和《海岸线》系列更多是摄影作品,但我们注意到你近年的作品已经是以较为多元的呈现方式了,这种转变来源于?

    张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作品的需要。不是为了一个新的形式去使用一个形式,而是我要去做的这个项目,它就适合这样的方式。

    比如最早我做摄影使用的摄影器材,好多项目都是用一百来块钱的相机或者直接用手机拍出来的。不是说很贵的器材就不好,它当然很好,但是有些就是不太适合。我有的项目也会租用几十万的设备。

    最近这些年,一些阅历和观看的东西,会让自己有一个视野和手法上的突破——会觉得原来艺术不只是可以这样,摄影不只是可以这样,还可以有更多新的、不同的方式,我也特别愿意去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不太想去重复之前的工作方法,所以才会有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形式。

    张晓 《海岸线》系列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NBD:以你在成都市美术馆B区《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展览中的作品为例,其中有一个苹果树灯饰,算是你刚刚提到的具体实践吗?

    张晓:对,那个作品是我很多年一直都想做的一个项目,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自贡的灯会是我一直在关注的,同时,我老婆也是自贡人。每次去看自贡灯会的时候,我就特别感兴趣,想要有一天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做作品。正好这次展览的场地和条件都允许,而且就在四川本地,所以就这样把它呈现出来了。

    还有铁皮苹果筐,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来展出。以前很多展览的地方,因为层高的原因实现不了运输苹果时叠放在一起三层或四层的真实高度,只能单个放,这也是第一次把它们放到一起。

    张晓 铁皮苹果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NBD:说到苹果,你曾提到过苹果本身的种种隐喻。你是如何通过创作来体现这种隐喻的?

    张晓:在我老家,每个人的生活都跟苹果有关,几乎所有人都在种苹果。苹果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也有不同的寓意,比如说希腊神话中间接导致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事件”。

    我曾经的作品《紫气东来》,用4000个真的苹果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楼梯,当时就有很多人会给作品起名字,比如“平步青云”或者是“平平安安”,各种名字都有,我觉得特别好。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品的苹果就会腐烂,作品会变成一个新的楼梯造型,是由里面的钢针和钉子组成的一个楼梯——在一个很好看的外表下,它其实是暗藏了很多危险的东西。

    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

    NBD:此前,你的作品可能大多面向的还是业内藏家。推出苹果百货大楼品牌以及相关衍生品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张晓:一方面,推出衍生品是希望把这些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很多作品可能价格比较高,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收藏,但是衍生品可以做到价格比较低,大家都可以购买。

    另一方面,我自己本身还有一种设计的欲望,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我觉得很快乐,很享受这个过程。

    除了做衍生品之外,通过“苹果百货大楼”这个品牌,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项目——做出版。2023年,我们会做一些出版的项目,因为现在很多摄影师最不缺的就是照片,但并不太有机会在展览里呈现。所以,我们主要会把艺术衍生品和出版物作为苹果百货大楼的两个项目。

    苹果百货大楼系列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NBD:也就是说,艺术衍生品能提供另一种让普通消费者接触到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途径?

    张晓:它们可以成为了解艺术家作品的一个入口。

    有个很好玩的事情,现在好多人给我说:“我是你的藏家”。一开始我还很疑惑,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买过我们推出的一款打火机。当然,每个人不一样,可能有些人会比较忌讳,要控制数量或者什么,但我希望更多人可以拥有这些东西。

    其实,从衍生品和作品来说,在国外你可以感觉到它们完全是两个系统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这是完全不冲突的。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衍生品接触到我的作品,这也会让大家觉得比较轻松。

    NBD:你的创作策略在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从动到静的过程,并主动推出了品牌。在此转变过程当中,你的感受如何?

    张晓:整个过程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感受,觉得就需要做这个阶段的事情。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很刻意的过程。

    以前那种在外的方式,就是有东西在我们前面“冒”出,我们只是把它展现出来。现在,我们可能更多需要用自己的思考把这东西表达出来。

    也有人觉得我不拍照片了,但其实我应该是拍照片最多的人。我现在不太想和以前一样,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去拍一个项目,然后整理出来做展览,那个力量太小。最近五年,我拍了很多照片,从来没有做过展览,也从来没有整理过。合适的时候,我会做一个整理,以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出来。

    封面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机器人制造企业也要转型新能源?或连亏两年,哈工智能欲收购锂矿

    下一篇

    准两万亿城市,正式“扩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