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丨促进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08 22:11

    每经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习近平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笔者认为,当前阶段,扩大内需需要从消费、投资和金融三个方面入手。

    就消费需求扩张而言,会议指出,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稳定持续的收入是消费需求扩张的重要基础,经历三年疫情,如今全面放开,即使民众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疫情期间的收入降低,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

    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又加剧了这一状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增加一单位货币对普通人带来的效用,大于对富人带来的效用。社会收入分配越公平,整个社会的福利就会更大。因此,二十大报告特意指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就投资而言,会议指出,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的扩张和投资机制的完善是应该建立和依托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的。这也就意味着,投资需求的扩大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不开的。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于2015年末,从最开始的“三去一降一补”进一步延伸到“破、立、降”“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关注产业的协同、产业链的完善、高质量创新动能培育和数字等高新产业发展环境的营造,以及与需求侧管理的动态协同。可以看到,不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更加注重市场预期的积极性。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高质量的发展。

    此次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经济学关于供需的两个经典理论,即凯恩斯供需定理和萨伊定律,前者认为需求拉动供给,后者认为是供给创造需求。虽两者观点相左,但是其实都是强调了供需之间的动态协调和平衡。

    因此可以看到,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管理的动态协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平衡收入分配。同时,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升级对创新的作用是被广泛认可的。完善社会保障,减轻医疗、养老和教育的压力,增加居民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要畅通要素流通机制,比如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建立自由、标准的市场环境,畅通国内循环。

    最后,还应完善金融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于新兴实体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升金融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减轻实体经济的发展压力,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带动供给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宝盈人工智能股票基金“搭错车”

    下一篇

    国联证券拟收购中融基金 弥补公募牌照空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