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提问: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投资工作作出明确部署,请问接下来我国在投资方面还会有哪些深层次的考虑?
罗国三在发布会上回应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对稳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能够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杨靖制图、视觉中国图
我国总储蓄率仍然较高
罗国三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强调,目前我国总储蓄率仍然较高,必须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找准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优化供给的关键引导作用。
一是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释放投资潜力。
罗国三表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是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重点方向,聚焦“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着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各项投资政策组合作用,不断提升投资效能。
“具体来讲,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要积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发行使用等各项工作,推动专项债券项目加快建设。要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加快释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效能,促进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罗国三说。
三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国家发改委督促指导各地方不断完善项目储备机制,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持续为扩大有效投资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要推动各地方深化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坚持先评估后决策,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多方案、多维度的论证研究,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协调有关方面,加快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
四是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建设便利化水平。
罗国三强调,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做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通过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支持民间投资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批示范作用强的典型案例,规范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推动基础设施REITs健康发展,回收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深化投资法规制度“立改废释”,不断健全投资管理配套制度体系。
经济发展信心明显增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金贤东指出,2022年经济运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总量增、质量升、韧性强、走势好”。
“总量增”,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20万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加6.1万亿元,同比增长3.0%。
“这个3.0%的经济增速纵比虽然有所回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横比仍然是不错的,这个6.1万亿的增量也是不小的,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金贤东说。
“质量升”,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韧性强”,主要表现为抗风险抗冲击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财政金融运行总体稳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走势好”,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普遍看好。
金贤东表示,展望2023年,随着各地疫情高峰过去,生活中的“烟火气”正在迅速回归,生产秩序正在逐步恢复,近期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领域快速回暖,国内外各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明显增强。从各地两会情况看,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甚至更高。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