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出炉,最终共有40个案例从157个报名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典型案例。为彰显示范作用,共享先进经验,今日,我们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展示。
每经编辑 张强
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
(一)以信息共享互认,破解工作衔接难。一是以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青白江子系统为支撑,建立起“信息推送-结果互认-限时查阅-按时办理-及时反馈”的链条化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推动了部门间信息数据多向交换。二是全量归集企业基础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实现“一方归集,多方互认”“一方共享,多方应用”“一方预警,多方联动”的“三个一”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归集共享信息4.8万余条,开展联合会商21次,协调解决疑难问题18个。
(二)以部门联动服务,破解放管协同难。一是联合制定服务标准,将分散在审批、监管、执法领域的办理条件、监管规则、执法标准进行整合,清单化公示,一次性告知企业,压减自由裁量权,让企业清清楚楚办事,明明白白经营。以学校食堂建设为例,在全国率先探索制定《学校食堂设计导则》,将食品经营许可条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11项行业审批监管标准融入《导则》,按照以往数据平均计算,可节省整改费用10万元,节约整改时间2个月。二是将监管执法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在保证监管执法质量前提下,综合运用监管执法结果,创新实施免办、秒办、缓办分类审批,监管执法效用最大化,企业办事效率极大提升。以村卫生室(站)医疗机构校验为例,对不良记分未超6分的村卫生室(站),在校验时,免除专家评审及现场审核,将办理时间由原来30天压减至当场承诺“秒办”。
(三)以信用贯通全程,破解信用应用难。一是将企业信用信息嵌入审批、监管、执法全流程,通过联合激励、联合惩戒目录和措施、清单任务触发、实施、反馈、查询等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对守信市场主体通过“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审批、实施“信任监管”、降低监管抽查频次、在法定范围内给予执法相对人自我纠错空间等联动措施进行激励,对失信市场主体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监管频次、在一定期限内实行行业禁入等综合惩处措施,推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二是创新信用承诺“113”闭环管理模式。针对实施信用承诺的企业,以政务协同平台为依托,审批部门在收到承诺后1天内进行公示并推送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将失信核查情况1天内推送审批和执法部门,审批、监管、执法部门3天内按规定依法处理,有效解决了“有承诺无履诺,失诺无监管”的问题,今年以来撤销虚假承诺市场主体23户,列入失信黑名单22人。
(一)坚持整体政府理念,行政效能有效提升。坚持整体政府理念,推动改革由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实现政府服务方式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通过“审管执信”四位一体联动服务,推动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促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补齐了机构改革后“放得开、管住难”的工作短板,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放管服质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平均减少40%、办理时间平均压缩95%以上、现场踏勘成本平均压缩70%以上,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收到企业群众“好差评”意见272534条,满意率100%。
(二)发挥信用基础作用,行政资源高效配置。以信用为基础,开展场景应用,对守信企业通过“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审批、降低监管抽查频次、在法定范围内给予执法相对人自我纠错空间等联动措施进行激励;对失信企业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监管频次、在一定期限内实行行业禁入等综合惩处措施协同管理,实施分类审批和精准监管执法,一方面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自觉遵守诚信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实现行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今年以来,共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105次,办理告知承诺审批366件。“重点监管”筛选出的3711户信用风险较高市场主体,靶向发现问题2102户,提升了监管精准性。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方式开展柔性执法2万余件。累计帮助532余家守信企业实现融资贷款9.98多亿元,为信用评级高的1.6万户纳税人累计减免各类税收4.2亿元,以政策激励市场健康诚信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