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造车新势力2022年成绩单出炉,“黑马”竟是TA!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03 21:54

    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孙磊 卢祥勇    

    CFF20LXzkOyEDkLzr9pcLrD2kXYk6pH6grNNR4u69qMUGZLfmmYzUx1TCuIJM3Sw4Kaf1fg3J5yjoGBcQOD0Hw.jpg

    新年伊始,多家新势力车企公布了2022年12月的交付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各车企表现不一,大多数均实现了销量环比增长,唯有2022年交付量冠军的新势力品牌当月销量出现环比下滑。

    CFF20LXzkOyEDkLzr9pcLrD2kXYk6pH6icKicqFBOBSFico9icqEHFS4cKLZYxbT1bkoohGYJx3jdmTk5icgVpm8ylw.jpg

    制图:每经记者 董天意

    作为受关注度最高的车企,“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在2022年12月的表现可圈可点。蔚来官方数据显示,其2022年12月交付新车1.58万辆,创月度交付新高,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50.8%;2022年累计交付量约12.2万辆,同比增长34%。

    “2023年,蔚来全年销量距离宝马、奔驰的燃油车销量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超过2022年雷克萨斯的燃油车销量非常有信心。”蔚来董事长李斌近日公开表示,2023年将是蔚来二代(NT2.0)平台切换和销量释放的一年。

    根据蔚来官方数据,2022年12月,基于蔚来NT2.0平台打造的ET7、ES7和ET5三款车型交付量均有提升,合计约1.3万辆,占当月总交付量的八成以上。蔚来方面称,这标志着其一、二代平台车型顺利实现市场切换。

    按照规划,2023年上半年,蔚来将推出5款全新车型。到2023年6月,蔚来将有8款车型同步在售。“预计到明年第四季度,外界将看到蔚来整个二代平台产品组合的销量潜力。”李斌表示。

    同样在2022年12月创交付量新高的新势力还有理想汽车。据理想汽车数据,2022年12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1万辆,环比增长41.2%,同比增长50.7%,再创单月最高交付纪录;2022年全年,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13.3万辆,同比增长47.2%,位列新势力车企年度交付量第二位。

    CFF20LXzkOyEDkLzr9pcLrD2kXYk6pH6Ul55S2yp9nvSIg0zuUowtXwsfKfUNsSUsxjOggW0Dvy1ZiaSrX4daUg.jpg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L8和L9目前的订单储备量相对比较充足,用户的提车时间已经排到春节后了。所以,我觉得2022年的成绩可能只是2023年的起点。”在2022广州国际车展期间,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刘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11月,理想汽车CEO李想曾通过个人微博表示,理想汽车将争取在2022年内实现单月收入过百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算了笔账,目前理想L8和理想L9的官方售价分别为35.98万元和45.98万元,若理想汽车欲在2022年12月实现单月营收超过百亿元的目标,其当月所售车型的平均价格需超过47万元。这也意味着,理想汽车已非常接近实现“单月营收超百亿元”的目标。

    而在2022年经历些许波折的小鹏汽车当前正在重新回归正轨。据小鹏汽车官方数据,2022年12月,小鹏汽车交付量重回万辆阵营,共交付1.13万辆,环比增长94%。其中,小鹏G9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000辆,环比增长160%;2022年全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约12.1万辆,较2021年增长23%。

    “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汽车企业不应该仅仅考虑顺境,更应该考虑在逆风下如何稳健成长。”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后电话会上表示,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的竞赛,是一段充满挑战的事情。而马拉松的要义,并不在于谁在过程中领先,而在于谁能坚持到最后。

    为此,小鹏汽车于2022年第四季度发起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建立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和三个产品矩阵组织,前者负责提升各条业务线的沟通合作,后者肩负着打通端到端产品业务闭环的重任。

    2022年11月,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正在深入推进组织变革,他将更多聚焦于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升级;此外,他也将大幅减少在生态企业鹏行智能和小鹏汇天的直接参与度。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正在重组品牌和营销团队,以持续提升品牌和口碑影响力。2023年,小鹏汽车将发布3款新车。

    CFF20LXzkOyEDkLzr9pcLrD2kXYk6pH6CNFWB1Dhx3VacTbQticmdHA4P0dQU4JuwCgrjM1J9FO0zcotEtMMy3w.jpg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资料图)

    虽然“蔚小理”2022年12月的交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2022年“新势力”全年交付量冠军却由哪吒汽车摘得。哪吒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约15.2万辆,同比增长118%,其中海外交付3456辆。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哪吒汽车2022年11月的交付数据(约1.5万辆),其在2022年12月的单月交付量仅为7795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48.3%。

    另一方面,在外界看来,虽然哪吒汽车的整体销量已常居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但其车型售价却与“蔚小理”相差甚远。如,主打车型哪吒V车系的售价均低于10万元,而哪吒U车系售价区间则在10万~15万元左右,冠军成色稍显不足。

    为改变这一现状,哪吒汽车在2022年推出了市场定位为30万元级的哪吒S,该车由哪吒全栈自研的智能安全汽车平台——山海平台打造,已于2022年11月30日开启交付。在2022广州车展上,哪吒汽车副总裁兼营销公司总裁江峰还对外透露,哪吒汽车首款双门四座跑车——哪吒E已通过工信部申报认证,将于2023年上半年量产交付。

    除了第一阵营,新势力车企第二阵营12月市场表现也不俗。据官方数据,零跑汽车2022年12月交付量为8493辆,环比增长5.54%。2022年全年,零跑汽车交付量约11.1万辆,同比增长154%,在新势力车企中排名第五。

    不过,零跑汽车在2022年第四季度连续三个月交付量未能破万,而这三个月也是零跑C01完整交付的三个月。有观点认为,CO1作为零跑汽车售价最高的车型,其市场表现明显低于预期,目前零跑的销量主力依然是售价相对较低的T03,而且也已经出现增速乏力的情况。

    按照规划,零跑未来将以每年推出1至3款车型的速度,在2025年底前推出7款全新纯电动车型。此外,零跑C11的增程版车型也将于2023年一季度开启交付。

    同样在2022年实现完美“收官”的还有极氪和AITO。其中,极氪001在2022年12月份交付量达1.13万辆,同比增长198.7%;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量约7.2万辆,提前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有观点认为,随着极氪009即将开启交付,车型矩阵进一步完善的极氪有望取得较大销量增幅。

    从AITO品牌公布的2022年12月交付数据来看,其问界系列当月交付量约1.01万辆,环比增长22.8%;自2022年3月份开启交付以来,AITO问界系列已累计交付超7.5万辆新车,尽管未能完成8万辆的既定目标,但仍成为成长最快的新品牌之一。

    据悉,2023年下半年,AITO将推出新款中大型SUV——问界M9,该车将搭载激光雷达及华为智能驾驶方案,并有望成为问界的新增长点。此外,华为方面也表示,AITO问界全系车型将会在2023年第一季度升级HarmonyOS 3,这或为其旗下产品增加不少竞争力。

    虽然“新势力”车企在2022年都取得了不俗的交付成绩,但相较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仍有不小差距。1月3日,特斯拉发布了2022年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根据报告数据,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13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0%。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在2022全年合计交付了124.7万辆,依旧是其销量支柱。

    尽管在纯电领域保持领先,但相比特斯拉此前定下的15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上述成绩单并未达标。有观点认为,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特斯拉亟待再造新的爆款车型。

    而就在特斯拉发布交付数据的同日,比亚迪也正式发布其2022年销量成绩单。据官方数据,2022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约23.52万辆;2022年累计销量约186.3万辆,同比增长208.6%。具体车型来看,比亚迪2022年共销售91.1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及94.6万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分别占其销量总量的49.06%和50.94%。

    以新能源汽车销量维度来看,2022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特斯拉约55万辆,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桂冠。

    多家新势力车企12月销量不俗,反映了中国新能源车市高速发展的现实。不过,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新势力企业或将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及其带来的挑战。

    有观点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由“市场驱动”逐步取代“政策驱动”,“国补”退出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走出圈养模式意味着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而原材料价格和销售情况也将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定价。因此如何降本增效,消化芯片和锂电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的同时争取消费者的认可,这都为新势力车企带来不小挑战。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会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用户购车需求提前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恢复。”李斌认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车市供需两端都将承压,而来自需求端的压力或将更大。

    记者|董天意 编辑|孙磊 卢祥勇 杜波

    校对|孙志成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退市边缘,市值仅剩13亿,这家公司公告:7亿“保壳钱”没到位,2.9万股民懵了...

    下一篇

    维科技术董事杨东文减持172.65万股,减持金额2467.17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