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特海国际首日涨逾40% 2022上半年翻台率回暖,尚未实现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30 19:56

    ◎12月30日,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HK09658)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中一度涨近65%。截至收盘,特海国际报9.94港元/股,总市值61.56亿港元。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尚未扭亏为盈。2019年-2022年上半年三年半间,特海国际累计亏损2.9亿美元。

    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杨夏    

    12月30日,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HK09658)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中一度涨近65%。截至收盘,特海国际报9.94港元/股,总市值61.56亿港元。

    图片来源:Wind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1年的收入计算,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按截至2021年末自营餐厅覆盖的国家数目计算,特海国际为国际市场上最大的中式餐饮品牌。

    不过,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尚未扭亏为盈。2019年-2022年上半年三年半间,特海国际累计亏损2.9亿美元。

    三年半累亏2.9亿美元

    12月30日,特海国际以介绍方式于联交所上市,早盘飙涨近65%,总市值一度突破70亿港元。

    从财务数据层面看,特海国际的营收由2019年的2.3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3.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特海国际在招股书中称,自2022年起,该公司自新冠疫情中逐渐复苏,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营收为2.4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尽管收入在逐步复苏,但截至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分别产生亏损净额0.33亿美元、0.53亿美元、1.50亿美元以及0.55亿美元。

    特海国际在招股书中称,集团于往绩记录期内产生亏损净额,主要由于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以及餐厅迅速扩张。

    招股书显示,尽管尚未止亏,但特海国际在过去三年始终保持餐厅扩张,其餐厅网络从截至2019年1月1日分布于5个国家的24家餐厅,扩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分布于11个国家的103家餐厅。

    对于未来预期,特海国际称,预期于不久将来,通过持续收入增长及改善成本效益,进一步改善财务表现及达至净盈利能力,主要途径包括了改善餐厅层面表现;新餐厅实现盈亏平衡进而盈利,同时控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以及控制成本。

    尽管特海国际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关于此次分拆,海底捞认为,基于分拆将为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定期提供更多关于集团业务发展、财务表现及经营管理的详尽披露;稳健的多区域业务及中式餐饮在国际市场日益受欢迎的程度,以及为全球客户持续提供优质食品及服务的承诺,海底捞国际集团一直在加强在非大中华地区的业务,作为为股东整体利益推动未来增长的关键策略之一等理由,“分拆将使留存集团及本集团各处于有利位置,以更好地发展其/我们(特海国际与海底捞)各自业务,并为双方带来切实裨益。”

    上半年翻台率回暖

    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各项经营数据均现回暖态势。

    随着部分国家疫情逐渐缓和,特海国际的客流量逐步回升。2019年,特海国际餐厅共录得810万人次客流量,2020年下滑至710万人次,2021年提升至980万人次。2022年上半年,客流量提升至93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的450万人次,增幅超过一倍。

    翻台率层面也在2022年上半年迎来回暖。2019年,特海国际的整体翻台率为每天4.1次,2020年,降至2.4次;2021年继续走低至2.1次。在2022年上半年,随着疫情受到控制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取消限制性措施,特海国际的整体翻台率回升至3.0次,较此前两年相比得以改善。

    同店销售额层面,2020年及2021年,特海国际的同店销售额分别较上一年度减少39.3%及1.4%。自2022年起,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受控,截至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同店销售额较2021年同期增长57.3%。

    特海国际认为,中餐依旧拥有庞大的增长机会。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国际中式餐饮市场由2016年的2818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3343亿美元。尽管2020年市场规模因新冠疫情而减少,但随着市场复苏,预期由2021年的261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4,0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4%。

    特海国际称,坚信国际中式餐饮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机会。在未来发展层面,特海国际称,一方面将继续在国际发展海底捞品牌,提升就餐体验,并在国际传播中式饮食文化传统;同时,提升餐厅业绩,开拓新收入来源;战略性扩展并优化餐厅网络以及识别有机增长机会,寻求潜在收购机会。

    对于特海国际上市首日的表现,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特海国际整体的表现还算不错,背后原因既有其自身优势,也有其发行价偏低的因素影响。朱丹蓬认为,资本市场看中海底捞本身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也是中国大国崛起之后带来的资本红利,同时,未来中国企业出海的频率会更高、机会会更大。

    对于海底捞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他认为“整体表现还算是中规中矩”,目前,海底捞在海外还没有完全形成品牌化以及规模优势,这个护城河也还没建立,有待进一步完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6716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视频丨海南航空执飞航班量第一 吉祥航空执行率和飞机利用率双高

    下一篇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