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成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到203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唐元
近年,成都聚焦赛事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与世界赛事名城定位相匹配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成都体育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15.47%,2021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925亿元,2022年体育产业将迈上千亿台阶,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应势而生。
在成都体育产业站上千亿台阶的重要节点,为抢抓机遇,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连续印发了《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成都市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以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大文件。
12月27日,成都市体育局召开《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等系列文件政策解读会,对上述文件进行了深入解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日前,市政府正式批复《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成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到203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
《发展规划》明确了现代体育服务业、高端体育制造业、跨领域融合发展三个重点发展方向。
在发展体育服务业方面:成都拥有良好的休闲文化基因和龙泉山、龙门山、天府绿道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以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为代表的健身休闲产业潜力深厚,将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
在体育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成都有着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软件研发优势和新经济成长环境,智能制造是成都体育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现实路径,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虚拟赛事、云上健身、云上体育社交等面向未来的新赛道,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世运会等重大赛事将吸引全球聚焦成都,为成都持续带来全球流量,计划通过实施“体育+”工程,推进体卫、体旅、体绿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产业互融互通、相互赋能发展。
《发展规划》还聚焦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明晰了五大发展任务。
一、实施产业项目攻坚、招商引智行动,绘制体育产业发展全景图及重点招引企业名录表,围绕10个重点领域开展产业招引。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1+3+2+N”体育产业空间体系,引导体育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在全市确定一批特色体育产业园区(专业楼宇)、融合发展区作为产业载体。(注:“1+3+2+N”指依托以环城生态公园为代表的天府绿道和社区健身空间等群众“家门口”的体育设施在中心城区打造1个运动休闲活力圈;依托新兴城市活力片区在城市新区打造3个都市潮流运动引领区;依托龙门山、龙泉山山系等自然山水资源在郊区新城打造2条体育旅游经济带;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大型体育场馆群在全域布局N个赛事经济发展动力芯。)
三、以“技术+场景+制度”模式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体育生产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与治理数字化。
四、推进体育产业开放协同,加快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拓宽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五、促进体育消费提质升级,打造文旅体融合的消费新场景,丰富体育消费新供给,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同时,《发展规划》还提出重点培育打造七大工程,为五大任务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包括竞赛表演业提质工程、体育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工程、体育场地设施强基工程、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引领工程、电竞文化之都赋能工程、冰雪运动消费场景打造工程、水上运动消费培育工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2月9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成都市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以下简称:《二十条政策》)。具体来看,《二十条政策》由七个方面共20条具体支持政策构成。
一、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打造体育产业品牌示范:对获评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评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的给予30万元奖励。鼓励体育企业升规入统:对首次纳入统计部门联网直报的体育服务业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开展体育企业梯度培育:对评为行业“小巨人”“瞪羚”企业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获评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
二、支持体育科技研发应用
支持体育科技创新:鼓励体育企业申报创新应用实验室,对获得认定的优先纳入新经济天使投资基金项目储备库,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直投支持。推动体育科技成果应用: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在体育产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示范,给予最高1000万元项目支持。对新获批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对通过年度公开申报评审立项具有良好产业带动效应、具备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游戏电竞产业化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实际投资额的5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三、拓宽体育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体育企业上市融资:对首次在新三板挂牌进入基础层的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对拟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体育企业,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受理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首发上市的体育企业,按照实际募资净额(扣除发行费用)的1%给予最高350万元奖励。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体育企业申请“体育贷”“文创通”“科创通”等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申请贷款利息、担保费、保险费等融资成本补助。
四、培育引进体育人才
支持体育产业人才发展:将体育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体育人才引育力度。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对输送进入专业、职业运动队的按照运动队等级给予奖励,对代表成都参加比赛的按照参赛项目、级别、成绩对应给予奖励。
五、夯实产业载体支撑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对投资新建或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厂房、仓库、商业设施等改造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已正常对外运营1年以上的示范性体育场地,给予不超过投资额20%、最高100万元的补贴。鼓励社会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对社会投资建设、已正常对外运营1年以上的示范性开放场馆,根据公益性开放的面积、开放时间和开放人次等进行评估,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支持文体旅商农融合项目建设:对符合旅游核心要素条件的重大融合性项目,根据我市旅游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六、扩大体育新消费供给
支持申办举办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力量引进或自主举办品牌赛事,对落户成都的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每次给予最高800万元的办赛补助;对成都自主培育、市场价值大、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每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办赛补助;在成都举办全国知名体育赛事,每次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办赛补助。补助金额不超过办赛成本的50%。支持职业体育发展,对在成都注册并冠“成都”队名,参加国际高级别职业比赛或全国高水平职业联赛的职业俱乐部,按项目类别、赛事等级、参赛成绩等,给予每赛季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同时,支持体育类城市首店发展、支持电竞游戏市场拓展、支持展会赋能体育产业发展,对满足条件的企业和展会,均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
七、提升体育资源配置能力
引进国际体育组织和总部企业:知名国际体育组织及其关联企业在成都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租用办公用房开展相关体育业务的,可每年按自用办公用房租赁合同金额的50%且最高100万元给予房租补贴,最多不超过5年。体育企业在我市设立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总部,可按规定享受我市总部经济政策。支持体育企业“走出去”:对总部在成都且对外贸易业绩优秀的体育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鼓励体育社会团体发展:对运行规范、实绩突出的体育社会团体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2月9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聚焦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战略目标,紧扣“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探索运用市场化、产业化手段推动体育赛事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培育体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矩阵,赋能体育产业建圈强链。主要包括6个部分、19条任务举措。
一、加快建设国家体育产业高地
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800亿元,培育3家以上本土体育上市企业,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以上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四星级及以上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二、构建现代体育产业矩阵
提出重点发展高端体育竞赛表演业、户外休闲运动业、体育培训服务业、体育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方向;立足成都体育制造业基础、体育运动需求特点及产业发展趋势,提出重点发展新型体育产品、赛事汽摩制造及改装、新型体育装备器材、场馆设备设施制造、户外运动产品及体育周边产品等领域;重点从文创+体育、旅游+体育、展会+体育、医疗+体育等方面,引导关联产业向体育延伸融合发展。
三、促进体育产业建圈强链
搭建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实验室、平台,积极申报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立足我市现有基础,支持打造一批体育智能制造园区、文商旅体综合体、特色体育产业专业楼宇等;发布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打造体育场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编制动态更新的体育产业图谱,研究制定协同配合招商模式,借势国际、国内知名赛事开展靶向招商;实施体育企业分类分级、梯度培育。
四、推进体育产业赋能发展
培育智能化、数字化场景方案提供商,完善“体淘荟”功能,建立成都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推进体育设施绿色化,落地国际国内新能源汽摩运动赛事,建立新能源赛车研发中心,推进体育制造绿色化转型;组织开展各类体育促消费活动,探索发放体育消费券;鼓励申报国家级体育相关授牌,实施以运动休闲类赛为主体的“一区(市、县)一品牌”计划,支持重大赛事推广企业品牌。
五、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制定专项体育人才招引政策,建立体育产业智库,支持社会培养的运动员进入运动队,鼓励创新创业,创新全市体育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体育彩票公益金运营方式,构建“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的资金支持体系;探索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体育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重点保障重大体育产业项目用地,鼓励存量闲置空间改造为体育设施。
六、强化组织保障
实施体育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明确组织体系及分工职责;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体育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和政企信息共享机制,评估发展现状,发布产业发展报告。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