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你不来试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27 15:03

    每经编辑|李泽东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27日,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在全社会掀起释读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组织释读的基础上,将分期分批推出未释读的甲骨单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介绍,目前甲骨文单字有4500多个,已经释读的有1600余个,大部分甲骨文仍然等待去释读。

    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先后开展了两次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截至2017年9月30日第一批收到论证报告65篇,经过专家初审、终评,最终评选结果是:复旦大学蒋玉斌先生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1篇,奖励资金10万元;清华大学王子杨先生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1篇,奖励资金5万元。截至2019年10月31日,第二批收到论证报告84篇,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初评已经结束,正在推进终评工作。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为发挥甲骨文研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将长期坚持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征集工作,对于积极参与并取得优秀成果的将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金奖励。

    近期,将会发布第一批共500个未释读的甲骨文字形,待专家论证后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官方平台发布。

    不骗人!单字奖励10万元

    据广州日报此前报道,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曾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

    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真可谓“一字千金”。

    来源:中国文字博物馆公告

    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一片甲骨惊天下”

    据介绍,甲骨文,又称“契文”或“甲骨卜辞”,它的发现极具偶然性。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个著名的金石学家病了。他叫王懿荣,也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有个大夫就给他开了一剂药方,需要用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

    王懿荣觉得这名字奇怪,便派人到药店买回没被捣碎的“龙骨”,意外发现上面有许多奇异的纹路。

    此时,他擅长的专业立马发挥了作用。经过观察,王懿荣认为这些龙骨是年代久远的兽骨遗留,上面的“画纹符号”不同于青铜器上的铭文,于是便开始高价大量收购带字的甲骨,甚至不惜为此散尽家财。

    同时,王懿荣开始对照典籍文献,研究他的“发现”,推测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产物。他离世后,其收藏的千余片甲骨由好友刘鹗收购。1903年,刘鹗将王懿荣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选拓1058片,编写成《铁云藏龟》一书,这也是中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

    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将甲骨文研究接续传承,并让这门古老的学问不断推出新的成果。

    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教授说,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

    甲骨文破译之路依然无比漫长。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仁药业:近期各地发热等门诊就诊量提升,公司基础输液近期订单数量确有一定提升

    下一篇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实施“乙类乙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