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网友踊跃参与“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题提出真知灼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15 22:32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你对政府工作有什么建议?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期待?

    自2015年起,每年在全国两会前,中国政府网都会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8次,收到的网民建言数量不断增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言献策助力发展,12月8日,中国政府网联合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再次启动“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活动将持续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条通道将直达国务院,你的看法和建议或有机会转达《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

    本次建言征集活动共分14个话题大类,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和营商环境,教育和人才,科技与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分配制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旅游和体育,其他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广大网民通过每日经济新闻APP、每经网等渠道,踊跃参与建言,提出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话题方面,不少网民更是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民营企业发展成网友重点关注话题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广大网民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

    例如,网友“xxing”留言建议,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更多的是深入百姓、深入基层、深入毛细血管的行业和企业,希望在政策资源、市场资源方面能给他们一些引导或者倾斜,千行百业的民营企业活起来动起来了,上下游就能贯通,百姓生活就会便利,就业就会稳定。相反如果他们在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总是要付出额外的竞争成本,将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而网友“Tako”则建议优化民营企业产业布局引导。这位网友提出,目前民营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人员、资金、技术的投入往往集中到当前热度高、短期回报快的行业,缺乏整体布局,抗风险能力有限。建议加大对地区产业的长远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业行业布局引导,培育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还有网友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网友“老牛”在建言中关注到了民营企业三角债问题。

    这位网友表示,疫情三年,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又更困难,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倒闭,造成民营中小企业倒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三角债问题。在国内,相当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做配套服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拖欠民营企业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这种“店大欺客”的情况,民营企业是敢怒不敢言,造成周转困难,没办法只有拖欠上游企业的资金,形成三角债。他希望各级政府能花大力气,彻底解决三角债问题,给民营企业纾困,给经济发展提供动能。

    网友“大白兔”则在建言中写道,供应链金融对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都需要核心企业担保,才能给上下游的小企业提供贷款,而且即便这种担保模式也只能覆盖下游一级经销商,其他小微企业仍然难以获得信贷,这个困境希望能得到解决。

    网友“百合花”提出,接触许多中小工商个体,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受疫情影响最深、家庭负担重,希望政府能给予这些工商个体、家庭一定的税收减免和防疫补贴。

    数字经济话题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物联网、数字经济等话题,广大网友在“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也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和建议。

    例如,网友“木木木木”就写道,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数字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宏观上,建议升级与之匹配的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技术和资本的支持机制。此外,建议推进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网友“火星人”则建议,要大力帮扶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这位网友写道,数字经济的发展依托于新基建的普及以及企业的数字化,目前看来,占我国市场主体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存在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建议可以建立由大企业牵头的数字化联盟,由大企业去投资大的基础设施、平台等,帮扶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改造水平。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网友“临江仙”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该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兼顾公平。过去十几年来,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实体经济的能效,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数字技术在提升产业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竞争的不公平,大型企业、服务业率先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仍旧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还没有能够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他们没有能力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用于数字技术开发。

    基于此,这名网友建议,数字技术应该具有更多的普惠性,降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实体制造业的进入门槛,政府应该在数字技术上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多的倾斜,比如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投入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

    在物联网话题上,有网友“Jia”建议,将安全赋能到物联网发展中。随着近年来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和完善,国内物联网的终端使用越来越多,但还未出现工业产业领域内的物联网爆发式应用。建议平台厂商、物联网终端的开发应用厂商,包括数据应用,把安全赋能到物联网中,助力物联网的高效有序发展。

    网友建言金融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在此次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金融领域多个焦点也受到广大网友高度关注。

    网友“张扬”就写道,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收入却远高于实体经济。这意味着作为实体融资的成本,金融行业高收入拖累了实体经济发展。

    “可以说,金融繁荣而实体经济负重前行的景观,是一种非理性的繁荣,结果是实体经济潜能释放受到遏制,整个经济体难以彻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这名网友认为,在当前经济亟待快速恢复的情形下,更要重视金融为实体经济让利。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要在未来三十年再创奇迹,继续维持经济高质量、高韧性增长,就要形成长久机制,以遏制金融高收入侵蚀实体经济。

    而网友“苦苦支撑的90后”则建议存量房贷减负,释放消费活力。

    这位网友在建议中写道,2022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放松,ldr利率的下降,各省市新房的利率直线下降,作为较早买房的群体,受当时环境影响,掏空“六个钱包”上车的刚需,这利率差距实在是让人心碎,虽然lpr的调整是惠及全民,但是每个银行有每个银行的政策,都会私自加bp点,并未能切实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化。

    这名网友说,作为一个农村出来打拼的90后,随着经济下行,疫情影响,恰好自己又处在地产产业链上的建筑设计行业,收入直接受到市场的影响,除去房贷以后,已无过多消费能力,能维持日常开支已经不易。为此他建议政策层面是否可以考虑给存量房贷减负,按照个人收入、家庭收入以及房产的价值或者资产情况进行档次划分,并给予一定优惠,缓解存量房贷压力,释放消费力。“或者是否可以考虑允许商贷转商贷,以提高银行间的竞争力,给购房者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网友建议从多方面推动税收现代化

    而在财税政策方面,也有不少网民通过此次建言征集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网友“蒋女士”写道,税收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税收体系不断完善,在此建议,在遵循税收现代化发展本质逻辑的基础上,从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税收制度、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等方面推动税收现代化,以此多维度、深层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网友“风雨”则建议根据不同城市的收入水平和GDP分层交税。

    这位网友写道,从亲戚朋友和同学的收入现状和生活水平发现: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收入一万多的亲戚生活很拮据,一家三代住着三五十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抠抠搜搜;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亲戚收入也就五六千,但是住着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惬意。二者仅从收入来看,北上广的收入很多,且还要正常交税,但是从生活的质量和舒服度来看,收入低的四五线城市显然生活更惬意。

    “但是,一万多元在北京也就是个平均工资,五六千元在四五线城市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为此他建议,可以考虑分层纳税,不能只根据北上广的收入水平来制定交税标准,应该制定更详细的交税标准,让各省份对号入座,根据当地的收入水平和地区GDP总值来制定交税标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税收政策中来,这样既能调节收入分配,也能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围绕近期经济领域热点话题,通过“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网友“sunny”就写道,前一段时间,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一些地方搞“一刀切”“层层加码”,给市场供应链造成巨大影响,特别是一些鲜菜、水果等农产品更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一方面部分城市蔬菜水果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产地农民又遭遇成熟的果菜烂在地里、无人来收的困境,这样供需两端皆受损失的情况实在让人心疼。好在当前防控政策得到优化,这样的情况当能避免。

    “我们从中需要吸取的教训就是一定要让市场按照自身的规律稳健运行,要减少政府有形之手对市场的干预。”这位网友建议,即便是国家出于宏观经济的通盘考虑,要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考虑仅仅通过少部分财政资金,建立产业促进基金等形式,通过杠杆的手段撬动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能有助于减少骗取财政补贴等现象的发生。

    网友“打烊”提出,虽然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我们能感觉到大家的消费需求开始回升,但此前三年疫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的消费习惯,就个人来看,能明显感觉消费的需求在回升,但幅度还不够大,希望能通过政策刺激,例如消费补贴、稳定低收入群体消费等方式刺激居民消费快速回升。

    网友“李教授”则提出,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升市场预期,畅通国内大循环,尤其促进统一市场的建立,加大制度建设及改革,加大为物流、数字经济等与经济循环密切相关行业的支持力度,消除障碍及壁垒,以此增强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并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坚持高水平开放,促进双循环,拓展我国的市场机会及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全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应该预计一段时间内加息速度为每次50个基点

    下一篇

    北交所12月新股迎破发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