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华时评 | 抗疫,要帮特殊人群兜住底

    2022-12-01 19:15

    老人、孩子、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差,是病毒的易感人群;孕产妇、急重症病人的需求等不得,一旦有事都是急事大事。在疫情防控中让特殊群体得到重点照料,是无数家庭深切的牵挂。

    保护好涉疫重点人群的生命线,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辖区内有多少孕产妇、透析病人、独居老人等,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摸排到位,建立台账。只有对辖区重点人群情况了然于胸,才能不落一人、有的放矢、细致全面地照顾到所有特殊群体。北京将重点人群服务责任落人、落图、落机构;山东济南用数字化手段完善重点人群管理信息……各地这些织密保护网的好法子值得肯定。

    保护好涉疫重点人群的生命线,分类保障,做到科学精准。无论是患基础病的老人,还是需持续治疗的病人,都要全盘谋划、分类保障、压实责任。比如,急危重症患者拨打120电话,日常就医患者可拨打社区工作人员电话,分类引流,避免资源挤兑;医院主动摸排患者情况,根据需要落实服务。针对不同群体拿出个性化工作方案,以一对一、定制化的服务保障群众日常生活及看病就医的个性化需求,让群众临危不用慌、有人帮,安心度过特殊时期。

    11月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各地各部门要主动担当、压实责任,用心用情做好重点人群兜底保障,让疫情防控工作更有力度,也更添温度。(新华社)

    上一篇

    澳华内镜:股东Appalachian于2022年11月21日至2022年12月1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239万股,本次减持计划的减持数量已过半

    下一篇

    海顺新材:时蕊花女士在未披露股份减持计划的情况下,其配偶杨佳林先生于2022年11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1500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