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佛山市属全民所有制的调味食品公司,经过改制,走向全国,再到多次增资、冲击上市,海天味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调味品的龙头,其调味品销售网络渗透到全国绝大部分县市,是业内少有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的调味品企业。在2014年同年上市的公司中,海天味业目前市值最高,且多年保持两位数的业绩增幅,被称为“酱油茅”。
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杨夏
2022年,《每日经济新闻》迎来创刊18周年。在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的18年中,《每日经济新闻》见证了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的涌现和崛起,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增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基础生活物资的可及性和健康性关系到基础民生。其中,海天味业(SH603288)是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代表企业。
从一家佛山市属全民所有制的调味食品公司,经过改制,走向全国,再到多次增资、冲击上市,海天味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调味品的龙头,其调味品销售网络渗透到全国绝大部分县市,是业内少有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的调味品企业。在2014年同年上市的公司中,海天味业目前市值最高,且多年保持两位数的业绩增幅,被称为“酱油茅”。
在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海天味业上市八年来的发展稳中求变,渠道能力较为扎实,在新品开拓、渠道更新方面也积极改革。2021年以来,受原材料上涨和需求疲软影响,海天味业业绩增速罕见降至个位数,且近期也面临添加剂风波,这都让市场对海天味业的追捧开始回落。有券商认为,疫情扰动和负面风波为短期因素,海天味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改。
遍布全国的线下渠道能力,是海天味业的看家本领。上市以来的经销商开拓,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
2014年上市当年,海天味业披露的经销商数量为2000多家,2015年则为2600多家。随后几年并未披露,直至2019年公司再次开始披露经销商数量时,投资者才恍然发现,海天味业的经销商已经在四年间翻倍,并且至今已经超过7000家。2019年到2021年,海天味业截至期末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5806家、7051家、7430家。
数量庞大的经销商,是海天味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超过7000家经销商编织起的网络,把海天味业的产品铺设到大型商超、社区商店、夫妻店,让海天味业的品牌渗透到中国几乎每个县市。
线下的扩张也助力海天味业的业绩增长,2014年,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为98.17亿元,而2021年已经达到250.04亿元,为七年前的2.5倍。利润方面,2014年盈利20.90亿元,2021年盈利66.71亿元,为七年前的3倍。
作为从线下起家的企业,线下渠道是海天味业收入的基本盘,地位不可轻易撼动,至今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仍高达97%。随着近年来电商和新零售的发展,海天味业也在守住“大本营”的同时,将线上渠道作为新的抓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到,海天味业最早披露线上销售收入可追溯到2017年,当年实现线上收入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有1.42%。到2021年,海天味业的线上销售已经达到7亿元,占比上升到3%。
此外,2020年疫情以来面对餐饮停滞,物流受阻、消费力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海天味业积极进行内部挖潜增效,优化渠道,比如积极协助经销商,拓展渠道,降低库存,调整产品结构,帮助经销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强了对社区团购、时达到家平台、各大平台电商的深度合作,并初显成效。
截至今年9月末,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为7153家,相比于2021年末的7430家有所下降,可见公司在线下扩张上明显收缩步伐。西南证券研报指出,海天味业的渠道端从2021年第三季度末开始的核心经销商模式改革,将核心单品和营销资源聚焦于大经销商,借助大经销商的力量在终端进一步挤压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有望加速承接被淘汰企业所留下来的需求,中长期格局向好。
近两年海天味业受疫情短期扰动,业绩面临一定挑战。2021年业绩增速首次下滑至个位数,其中营业收入仅增长9.71%,净利润仅增长4.18%,相比于过去两位数的增速明显放缓。
此外,从毛利率来看,2014年上市以来八年,海天味业分别实现毛利率40.41%、41.94%、43.95%、45.69%、46.47%、47.23%、43.52%、39.78%。可以看到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业的毛利率从40%一路上涨到超过47%,但2020年疫情以来开始回落,2021年更是上市以来毛利率首次跌破40%。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再次下跌到38.05%。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近两年虽然疫情阻碍了需求恢复及成本持续上涨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海天味业的龙头地位和竞争优势依旧明显。业内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正加速出清,而海天味业通过加快市场转型、降本增效、加强研发和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挤压竞品份额。同时公司在核心技术研究、产供销协同、管理提效等多方面实现数字化,持续释放经营潜力。而对于近期的添加剂风波,我们认为该事件或仅对短期C端销售略有影响,公司竞争优势仍在,长期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海天味业的拳头产品是酱油,近年来在稳住大单品收入的同时,海天味业积极求变,丰富产品结构,耗油、调味酱、醋、料酒等产品寄希望于酱油打下的渠道进行渗透,呈现出一定效果。
上市首年的2014年,海天味业的非酱油产品(即调味酱、耗油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28.70亿元,占比为29.5%;而到了2021年非酱油产品营业收入已达到94.07亿元,占比上升到达到39.9%。不管是收入净值,还是占比,都可以看出非酱油产品的业绩贡献逐渐加大,产品结构趋于平衡。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海天味业表示,蚝油是公司继酱油之后的第二大单品,随着市场网络的逐步深入和海天蚝油良好的独特风味,公司有效抓住蚝油全国化和居民消费的发展机会,实现蚝油领先优势的进一步扩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化品牌产品,成为厨房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公司持续加强调味酱研发,继黄豆酱之后,陆续推出了招牌拌饭酱、香菇酱等产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从而丰富了酱类产品结构规格,夯实后继发展基础。调味酱一酱一特色的特点凸显。
除了耗油和调味酱之外,醋酒和其他食品品类也是海天味业发力的重点。在2022年3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海天味业还表示“会在米面粮油、火锅底料等跨界产品上逐步发力。醋和料酒这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有一定的规模体量,目前行业竞争格局并未定格,对于醋酒公司会在生产布局、架构改革、人才机制等方面助推醋酒发展。”
那么,海天味业的非酱油产品是否能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市场将拭目以待。
封面图片来源:海天味业官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