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丨金安国纪拟7550万买别墅 须警惕三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27 23:43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前三季度净利润不足4000万元,却要豪掷7000多万元买别墅,金安国纪的一番“神操作”,让人颇感惊奇。

    近日,金安国纪(SZ002636,股价8.01元,市值58.3亿元)公告称,公司拟以7550万元购入上海闵行区金丰路的一处别墅,目的是为了适应公司业务拓展和发展需要,主要用于产品推广、客户接待、业务洽谈等综合办公业务。但该别墅所属物业的工作人员随后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个物业性质是住宅区,以居住为最终目的”。这一说法,无疑将金安国纪推上了舆论焦点,不少投资者就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产生质疑。

    对此,深交所于上周五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补充说明购置房产的原因及必要性等;同时,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购房的具体决策过程,并说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基于金安国纪的案例,笔者发现,上市公司在购置不动产过程中,须警惕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

    首先,要警惕表决议案的流程合规但不合理。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也就是说,如果所购房产或资产的金额达不到法规所要求的30%指标,就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由董事会表决通过即可。

    比如,在金安国纪此次事件中,该房屋的使用性质不应该存在争议,公司在购买时理应对房屋的情况作详细调查和了解,照理说,不可能在明知房屋使用性质为住宅时还对外宣布将其用作商用。这难免让人怀疑,购买别墅有可能是大股东或者董监高以公谋私,借上市公司的资金进行个人享受。在议案没有提交至股东大会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对所有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其次,要警惕购置不动产的作用在长期弊大于利。笔者翻阅了不少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案例后发现,除正常用于办公、生产、经营的用途外,不少房产的作用体现为业绩“强心剂”——在公司业绩下滑时出售,实现业绩扭亏、回笼资金甚至保壳,对主营业务的影响较为有限。并且,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尝到房价抬升带来的甜头时持续投入,热衷炒房从而荒废主业,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上市公司在业绩向好时用闲置资金购入房产坐等保值升值,还算说得过去,但金安国纪自今年以来业绩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净利润甚至同比下降94.65%。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还坚持购买非必要的别墅,难免让人怀疑其背后动机。

    最后,要警惕购置房产成为大股东变相侵吞上市公司资产的一种方式。比如,大股东低价购买房产后,通过隐蔽的关联交易高价卖给上市公司;又或者上市公司高价购入房产,再以低价让大股东接盘,完成资产转移。

    当然,上市公司并非不可以购置不动产。如果是以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扩大办公用地;或者为加强人才引进留存而购入员工公寓,相信就不会招致投资者或者公众的质疑。

    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监管。比如,严格审查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用途,对以投资、保值为目的的购买行为进行一定比例的限制;对拟投资的不动产类型,如别墅、商用写字楼等,以及交易的数量和投资额度进行一定的约束;同时,购置投资性房产时应和公司业绩挂钩,对于业绩下滑或者亏损企业,应限制其进行不动产投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 释放5000亿元

    下一篇

    一目了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