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当地时间8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在多个方向击退乌军进攻并对乌军目标进行打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表示,乌军对俄军目标发动了空袭。据新华社11月8日消息,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政府正暗中鼓励乌克兰政府释放愿意与俄罗斯和谈的信号。美方并非真心把乌方拉回谈判桌,而是另有盘算。
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当地时间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首都安卡拉与到访的瑞典新任首相克里斯特松举行了会谈。会谈后两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地时间8日通报称,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方向击退了乌军的进攻,在红利曼方向阻止了乌军的推进。而在顿涅茨克地区南部,乌军发起反击企图减缓俄军前进的步伐,但被俄军击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俄军还在扎波罗热地区、卢甘斯克地区和赫尔松地区打击了乌军的弹药库,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打击了乌军的燃料库。此外,俄防空部队击落乌克兰空军苏-25战机,俄空天军击落乌克兰空军米-24直升机。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当地时间8日称,过去的一天,乌克兰空军发动了多次空袭,打击了俄军指挥所、防空系统阵地等目标。乌军还对多个俄军人员和武器装备集结点进行了打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8日晚,乌克兰媒体称基辅、基辅州、敖德萨等地区拉响防空警报。报道还称俄军轰炸机向乌克兰发射了数枚巡航导弹。
据新华社11月8日消息,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政府正暗中鼓励乌克兰政府释放愿意与俄罗斯和谈的信号。美方并非真心把乌方拉回谈判桌,而是另有盘算。
乌克兰危机升级加剧能源危机,推高通货膨胀水平。美国国内对乌克兰局势的立场日趋复杂。一方面,美国官员公开承诺要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援助,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解决冲突的办法。
美国《华盛顿邮报》5日以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为消息源报道,美国政府官员正私下鼓励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与俄罗斯和谈,以“展现开放性”。
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图片来源:新华社
报道说,多名美方官员这样做并非真心推动乌方重回谈判桌,而是另有盘算——希望占据道德高地,确保乌方继续获得他国军事援助。
其中一名官员说,就乌克兰问题感到疲劳“对我们一些盟友而言是切实存在的事情。”乌总统发言人谢尔盖·尼基福罗夫没有就此事回答《华盛顿邮报》记者的提问。
泽连斯基10月4日签署总统令,批准执行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先前所作决议,不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和谈。这一决定令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担忧。受乌克兰危机升级等因素影响,这些国家的食品和燃油价格飞涨且供应紧张。
俄罗斯2月24日起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升级产生巨大外溢效应,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深、供应链阻滞推高全球通胀水平。随着危机持续,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反噬效应日益显现,而美国却“趁火打劫”向“盟友”高价兜售能源,欧洲的忧虑和不满日益加剧。
尽管美国政府公开宣称将继续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援助,美国国内就如何应对危机却显现分歧。支持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的共和党人减少,白宫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围绕军援议题可能承压。
美国政府4日宣布对乌克兰提供新一批总额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为捷克翻新部分苏联时期的T-72坦克和一款老旧的中程地空导弹埋单。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国对乌军援累计总额已达182亿美元。
在美国,与乌克兰危机有关联的高通胀令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面临压力。中期选举过后,民主党人能否继续推动对乌军援存在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3日刊发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48%的共和党人认为美国为乌克兰“做得太多”,而在今年3月持相同观点的共和党人仅占6%。
在民主党内部,同样有声音呼吁拜登政府加倍努力,以寻求“停止战事的现实框架”,即以外交途径化解危机,避免战事拖延。
在美国前驻俄大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副秘书长亚历山大·弗什博看来,美方“无法接受”完全不清楚乌克兰危机何时及怎样结束。
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当地时间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首都安卡拉与到访的瑞典新任首相克里斯特松举行了会谈。会谈后两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8日,土耳其安卡拉,土耳其议会议长穆斯塔法·森托普(右)与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埃尔多安表示,瑞典新政府承诺实施三方备忘录、取消对土国防工业的出口限制是一个积极的步骤,期待瑞典落实备忘录的具体步骤。“我们真诚地希望瑞典在三方备忘录全面实施后成为北约成员,希望本月底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包括芬兰在内的常设联合机制第二次会议时,能在确保和监督三方备忘录具体执行情况方面,看到更积极的画面。”
克里斯特松表示,此次会谈富有成效。瑞典的一项任务就是打击恐怖主义组织,这是一项长期承诺。
按照相关章程,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需要获得北约30个成员国一致接纳。目前,两国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只剩土耳其和匈牙利议会尚未批准。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