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梨泰院踩踏事件反思 | 人群控制专家:预测风险并制定应急计划是关键,安全事故非受害者之过,更多在于当局或组织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03 19:04

    ◎ 曾在英国内阁办公室应急规划学院任教的人群科学研究教授基思·斯蒂尔告诉每经记者,(人群挤压)事故很少是受害者的错,确保人们在人群中安全的责任通常在于当局或活动组织者。

    每经记者 文巧    每经编辑 兰素英    

    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已经过去数日,但事故带来的伤痛还在持续。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11月3日表示,梨泰院踩踏事故中遇难的156人中有128人已出殡或遗体已被运抵本国。

    自事故发生后,关于警力不足、处置不力、梨泰院街巷狭窄等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息。种种迹象显示,如果管理得当,这场狂欢派对似乎本可以避免演变为超150人死亡的事故。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1月2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当天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后应对不力一事表示,政府将在调查结束后严肃追究相应责任。韩国警察特别搜查本部当天对首尔警察厅、龙山警察署和龙山区政府等8处公共机构进行了强制搜查,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应对不力进行调查,这是韩国警方首次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展开强制搜查。

    此外,韩国警察厅同日对首尔龙山警察署署长李林在(音译)采取了待命措施,并表示,预计当天内将确定龙山警察署署长的继任者人选。

    在这场事故中,到底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如何进行人群管控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当身处过度拥挤的人群,人们又应如何自保?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曾在英国内阁办公室应急规划学院任教的人群科学研究教授基思·斯蒂尔(Keith Still),以及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学院进行人群模拟的教授马丁·阿莫斯(Martyn Amos),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进行剖析,也为全世界敲响警钟。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李相浩摄

    缺乏应急计划为主因 

    踩踏事故发生后,韩国部分民众将矛头指向警方,认为是警力疏于管制人流导致了这场悲剧。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察厅警备局长洪起宪在此前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事故发生当天警方共在梨泰院地区投入了137名警力,而疫情发生之前这一数字在37~90之间。

    但在基思·斯蒂尔看来,即便存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但管理者可以制定应急计划,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例如,规范进入这个空间的人群——这很容易做到,但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区域的潜在风险。”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

    斯蒂尔认为,这次事故中的最大问题在于,管理者未能理解人群安全和人群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他表示,人群控制的基本规则之一,是知道在既定的空间的密度大小(即某一空间应容纳多少人群)。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在3.2米宽的狭窄胡同里,从梨泰院汉密尔顿酒店后面的世界饮食文化街涌出来的人群走到酒店旁这段50米的胡同下坡路上,在狭窄的胡同里发生了拥挤。这条胡同上方的宽度超过5米,下方却只有3.2米,这类似一种瓶颈现象。

    根据韩国《建筑法》的规定,出于为“行人的安全”考虑,道路的宽度必须达到4米以上。然而,根据韩国《中央日报拿到的建筑物现状图,由于汉密尔顿酒店的建筑大部分都超出了建筑边界线,这条胡同的道路宽度也压缩到了3.2米。

    “如此狭窄的地区,(管理者)又未能规范该地区容纳的人数,成为此次事故中最致命的因素。”斯蒂尔告诉每经记者。

    除此之外,梨泰院万圣节集会的相关规定也受到了质疑。

    据《纽约时报》报道,与按照法律必须事先通知当局的政治集会和劳工集会不同,每年来梨泰院过万圣节的年轻人自由地聚在这里,不受举办大型有组织活动时需要的限制,也无需相关许可。

    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马丁·阿莫斯表示,“在我看来,很明显他们对人群的规模毫无准备。适当的计划绝对是关键,(管理者)需要先发制人,需要预测风险,不仅针对特定事件,还针对大量人群聚集的地方。任何计划都需要准确地确定谁来负责及其权力范围。尤其是,政府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法律,以确保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政策并进行适当的审查。”

    “而从根本上说,这么多人一开始就不应该同时出现在这个空间里。这看起来是一次人群管理的失败。”阿莫斯这样说道。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31日的例行工作会中表示,对于没有主办方的大规模活动,要积极筹备“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系统”。洪起宪此前也表示,警方会以这次事故为契机“制定完善对策”。 

    安全责任不在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官方媒体均称此次事件为“踩踏事故”,但在专家看来,更应该定义为“人群挤压”(crowd crush)。

    “‘踩踏事故’意味着人群有移动或奔跑的空间,但本次事件并非如此。‘挤压’是指密度(每平方米的人数)高到使人们无法呼吸的情况,最终人们会因为通常压迫性窒息而亡。”斯蒂尔说道

    阿莫斯告诉每经记者,“一旦人群的密度超过临界阈值(每平方米超过6或7人),它就会开始像流体一样流动。如果被卷入的人被压在障碍物或墙壁上,他们会因为受压致死,压在他们身上的人也会受压致死。如果有人绊倒,很可能会导致其他人跌倒相互叠加——我们称之为‘人群崩溃’(crowd collapse)。”阿莫斯说道。

    而这也解释了一个令人心痛的视频——在梨泰院事发现场,有工作人员试图将受害者从人群中拉出,但用尽力气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人们跌倒并试图站起来时,手臂和腿会缠绕在一起。这使得很难从底部拽出任何人,再加上人的重量更是难上加难。”斯蒂尔进一步解释道。

    据韩国安全专家协会会长李松圭对韩媒SBS分析称,以一人体重50公斤计算,如果有100个人,受困者至少承受5吨的重量。

    对于这种情况,阿莫斯表示,“试图将人拉出来是行不通的,因为人们被挤得太紧了。正确的做法是从后面疏散人群,从而减少压力。”

    那么,如果陷入过度拥挤的人群,人们应当做些什么来自保呢?

    “如果你确实发现自己处于危险的拥挤环境中——你觉得自己无法自由移动,你可以做一些事情。理想情况下,睁大眼睛,寻找最明显的逃生路线。例如,我看到有人向上攀爬来逃脱人群。”阿莫斯说道。

    “其他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站稳脚跟。如果被人群踩到脚下,你很可能无法爬起来。”他补充道。“此外,我认为要记住的重要一点是,这些事故很少是受害者的错,确保人们在人群中安全的责任通常在于当局或活动组织者。”

    而在斯蒂尔看来,如果真的陷入人群挤压中,除非处于边缘,否则是很难轻易离开的。因此,最好是避免人群拥挤的情况,以防自己陷入困境。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相浩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韵达股份:公司完成回购,累计回购700万股,占比0.24%

    下一篇

    翰宇药业与中国医药就抗新冠相关产品展开合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