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利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人”,城市更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产物,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是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蔡雅芸 每经编辑 赵博渊
孙晓利
近日,由每日经济新闻联合赛迪顾问、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美学与设计评论专业委员会负责执行的“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更新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征集到大量城市更新案例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呈现出怎样的特色,中国的城市面貌、城市文化有着哪些特别的品质与内涵。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专访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晓利,解读当下中国城市更新的最新趋势及要义。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的聚集,制约大城市发展的问题也在日益突出,如土地资源、城市发展模式、城市文化传承等。
也由此,目前城市更新项目还主要集中在城镇化率比较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但城市更新项目多为点状分布,且功能单一。
孙晓利认为,接下来中国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将进入统筹布局、多元目标、有机更新的新阶段。其中部分一线城市的城市更新实践已经进入深水区,具体表现为:从规划引导走向制度和政策设计层面,注重解决“多元参与主体利益难平衡”“资金难平衡”“项目流程复杂、周期长、难复制”等制约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孙晓利举例称,在制度设计层面,上海市首创了“更新统筹主体”的概念,设立了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旨在探索功能性国有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新模式。在政策设计层面,深圳、广州更加注重市场化主体的参与和激励,在规划和供地方式方面的灵活性相对更强。
目前,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中矛盾在人口规模急剧扩展下不断凸显和放大。城市更新不仅是对老旧建筑的翻新再造,更需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就是通过城市更新去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
在具体做法上,孙晓利表示,城市更新是持续迭代演进的,新时期下,城市更新的理念更加注重将空间更新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居民需求、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是多目标组合更新和多主体参与更新。
以北京城市更新的“劲松模式”为例,在“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机制下,市场化主体“投资、设计、改造、运营”全链条一体化深度参与,在解决室外管线老化、停车管理无序、养老设施不足、配套服务不全、且物业管理缺失等一系列影响居民获得感问题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精细化运营盈利空间,实现了微利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更新背后,彰显的是城市能否满足人民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孙晓利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人”,城市更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产物,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是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如今,城市更新变“拆改留”为“留改拆”,“新”与“旧”的交替背后,还有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和产业升级。
孙晓利称,好的城市更新项目要把规划贯穿于土地调规、开发/改造、招商、运营等各环节,不仅要在产业上提出与城市群、城市、片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数据、周边竞品的市场调研数据相匹配的方向,还要注重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
但事实上,中国的大城市还“年轻”,城市更新尚处于探索阶段,孙晓利表示,目前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土地获取的不确定和资金自平衡。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的四川各市和重庆都在广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孙晓利认为,成渝两地的城市更新均在强调“政府运作、市场主导”。在具体实施上:工作机制层面,两地均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但重庆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实施主体及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主体;政策支持层面,成都更加侧重土地的兼容性和高效利用,重庆更加强调土地供给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无论成渝两地城市更新项目如何高效推进及创新,都将有利于提升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的城市品质,吸引高端人才,从而提升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发展释放高品质的新空间,为两地构建协同化产业格局提供更多机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