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苏娜
根据规划,杉板桥路为起于二环联系成南高速、成绵二复线的快速化城市级交通干道,同时片区旨在打造开放活力、尺度宜人、界面亲和的东郊文化创意街区;现状杉板桥存在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步行空间舒适性欠佳、骑行空间安全性不够、公共空间参与性不强、片区文化特征不突出、市政设施杂乱无章、多层建筑风貌较差等主要问题,与杉板桥路的总体规划定位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地铁8号线建设,按照《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进行改造提升,通过街道一体化带动街区发展。道路长约2.5km,街区研究范围为杉板桥路相邻一至两个街坊所围合区域,街道设计范围为两侧建筑之间的U型街道空间,包含规划绿化带和建筑退距,宽度63m~86m。
共建共享理念落实到街道设计实践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需求,与沿线地块龙湖、万科等充分对接,征求属地区政府、街道办、社治科及社区规划师意见,并考虑社区治理的融合,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以问题和城市规划为导向,确定符合街道需求的总体设计目标
街道设计是城市设计的延续,因地制宜确定街道设计总体目标,既要符合上位规划、城市设计中对街道功能、空间、场景的要求,也要符合街道使用者对街道功能的需求,实现街道设计与街区发展相结合,以街道建设推动街区发展。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杉板桥路街道一体化的实施,促进区域城市有机更新与产业发展,将杉板桥路建设成为彰显工业遗产、创新经济活力、展现公园城市的特色综合型街道。
理顺车行交通,保障通畅有序
街区的发展首先需要顺畅有序的交通作为保障,杉板桥路作为一条城市快速化道路,承担着重要的通勤交通快速通过、到达交通便捷转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统筹好车行交通、慢行交通、景观环境直接决定了项目方案的成败。本项目通过交通建模仿真,合理布置车行空间,精细化设计交通组织等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了拥堵的车行交通。
以人为本,改善慢行交通
舒适、便捷的慢行交通是街区活力的基础,通过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慢行空间一体化设计、慢行交通连续、安全便捷的过街设计、减少人非冲突等改善慢行交通,同时构建以地铁站点、商业体为慢行枢纽构的街区慢行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慢行体验,成为了周边市民绿色出行、消费娱乐、散步健身的线型公共空间。
分段分类,重构街道场景
在解决了车怎么来、人怎么走的基础上,结合街道两侧用地性质、建筑退距空间,分段打造不同类型的街道场景,形成“一轴,三段,四节点”的规划布局结构。在生活段,主要形成组团式绿化、增加健身娱乐设施以及邻里交往空间;商业段形成点式绿化,营造舒适宜人的开敞消费体验空间,结合片区体量约40万m³的商业,以街道空间构筑商业消费场景,连接街道两侧龙湖天街、万科商业、东郊记忆等热门景点,打造文创街区,极大的提升街区经济活力。场景营造主要满足社会需要,激发城市活力,加强对市民的人文关怀,创造生态和谐的城市街景。
彰显区域文化,提升城市美学
坚持设计先行,注重美学运用,因地制宜对杉板桥路进行主题定位,通过人性化设计、高品位特色景观打造,彰显特色鲜明的工业遗产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美学运用”的重要作用,深挖东郊工业遗址文化进行规划设计,将街道塑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通过建筑风貌提升打造(沙河桥、天桥)、公共空间品质倍增、增花添彩生态赋能等策略打造优美街道空间,呈现出工业遗存风与现代时尚元素的和谐共融。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通过项目改造,杉板桥路早晚高峰拥堵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极大的方便了片区居民出行、商业出行及城市级通勤性交通,同时构建了完善、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设计过程中秉承“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精致论高低”理念,精雕细琢,将精品理念贯穿建设的全过程,既重视整体效果又注重细节标准,营造协调统一、精致美观的品质形象。
街道一体化促进街区发展
本项目通过对由道路、路侧绿地、街道两侧建筑退距和建筑界面所共同围合成的U型空间一体化设计,塑造安全、绿色、活力的高品质人本街道。项目建成后,成华区已逐渐形成以杉板桥路为轴线的东郊记忆文创商圈,提升了片区经济活力,极大的改变了区域人居环境,带动了片区的城市转型。
通过街道一体化改造,重构街道场景,完成城市有机更新,从街道空间与街区发展联动,改变了区域经济格局,实现了街道在城市中的有机串联和纽带作用,营造可进入可参与的艺术生活展示空间、多彩活跃的休闲消费场景、配套服务完善的社区交往空间。通过建设街道一体化的“形”,推动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的“魂”。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图文由案例所属机构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