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兴隆湖畔,楼宇林立、林木丛丛、波光鸟鸣。这片黄金之地,成都将其留给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群体——创新人才。
这里是成都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核”,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成都鹿溪河流域的一处泄洪洼地。
这只是一页剪影。时至今日,成都已是一片用创新“引擎”点燃澎湃动力的热土。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到两院院士大会进一步强调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
成都也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道路。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成都加速度。
非凡十年里,创新,渐成共识。人才,亦纷纷投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中。汇聚“众人拾柴”之力,成都的创新之火,正燃烧得愈加炙热。
西部(成都)科学城
沿兴隆湖环湖而行,一幅湖心生态成势与湖畔创新成林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湖岸的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正日益密集: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商汤科技、华为鲲鹏……湖边散步的十个人里,八九个都是科研工作者。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兴隆湖
作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婉华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自6年多之前,研究院落地成都之初,她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人才团队的招引上。
“那时候我们要亲自去邀请人才,力劝人才。”刘婉华说,而现在,“主动来蓉申请入驻研究院的团队越来越多,研究院要组织层层考评。”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科研的高度。”刘婉华很认这个理,所以从一开始,研究院就着手搭建“雁阵式”的团队梯队,锁定“头雁”,专攻头部专家,力邀他们带团队入驻。“头雁来了,雁群也就来了”,研究院最初的人才集结,就是这样开启的。
随着成都对创新人才吸引力的不断攀升,研究院曾经需要飞往海内外力邀团队来蓉的经历,渐成过往。院里迎来了一波接一波主动申请入驻的项目团队,为了保持科研的“清华水准”,研究院严控数量,如今累计引进了高水平团队44个。但在全职人才队伍中,硕博人才占比超过了70%,有清华学历背景的人才占比达到了20%。而整个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
“成都的创新环境越来越优越,创新平台越来越丰富,生活环境宜居宜人,创新政策更具吸引力,这种‘快节奏’和‘慢生活’的相得益彰,自然也会迎来越来越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刘婉华对此深有体会。研究院的求贤之路,正是成都求贤之路的缩影。从求贤若渴,到人才纷至沓来,背后是创新土壤的不断优化。
人才创造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短短数年,该院已累计申请专利500余件,授权200余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就有8项之多。一大批能源电力成果在重大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区……
这正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的生动诠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成都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围绕这个目标,成都不断加强政策创新,人才政策实现了从拼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转变。
如今,成都人才总量已达到587.6万人、居全国第4位,其中仅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就已达到4435人。这座城市更是连续3年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仅2021年,成都就新增青年人才来(留)蓉发展近60万人。
众人拾柴,烧旺了创新的熊熊炬火。
“建设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这是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重要定位。在研究院看来,首先要有“大平台”,才接得下大任务,从而出得来大成果。所以,研究院投资近亿元建设实验室,8个标准化实验室分别聚焦智慧氢能系统、智慧城市能源系统等等领域。
有人才、有硬件、有能力,去年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当上了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队”的“队长”——一个聚焦于“氢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给了研究院来牵头。“这也是科研单位的使命,立足国家需求,力求攻关与突破。”刘婉华说。
平台的搭建,是创新策源力被激活的关键。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始终在布局创新源头、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
于是,一系列高能级平台被陆续搭建起来。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大平台启动建设……目前,成都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已增至217个。
兴隆湖
在兴隆湖的另一侧,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的大楼里,紧张的科研攻坚也在进行着。
时间拨回2021年6月,彼时天府实验室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同时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揭牌。作为天府实验室四个方向实验室之一,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等光学领域“卡脖子”科技难题攻关。其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在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等领域,我们从基础理论开始就有充分支撑。”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总工程师、研究员杨虎说,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所承担的使命,就是在工程光学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们有信心,能在未来抢占竞争制高点。”
勇立“源”头,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成都的创新平台还在全力以赴加快建设。
刘婉华也更忙碌了,除了院里的工作,她还在忙于天府实验室四个方向实验室之一——天府永兴实验室的运营工作。天府永兴实验室则承担着解决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要职责。“要全力以赴!”她说。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创新主体是创新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决定着城市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
来自成都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估完成6280亿元。
成都引才的“蓉漂计划”,更是孕育出一支闯入资本市场的“成都铁军”:累计引进95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8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孕育出人才上市企业36家。
成都339天府熊猫塔
今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的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对创新药企业而言,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如是说。
海创药业冲刺科创板,新药研发的核心技术正是关键。“彼时,我们已手握10个创新药在研品种。”陈元伟说,也是因为坚持技术创新,让海创药业得以在2018年的“金融寒冬”中坚持下来,甚至收获了众多知名机构的投资。
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验证科技创新成效的“试金石”。还有更多企业,他们以创新为动力,瞄准科创板,正在冲刺中。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所孵化的高能级项目,已有17个正式注册了公司。刘婉华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大部分的注册地都在成都,甚至其中已有项目在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清华校友潘思铭的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潘思铭的项目已成为赫赫有名的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并跻身成为准独角兽企业。公司所开发的无线充电芯片等系列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数字视听等领域。“易冲的发展很有势头”,刘婉华介绍道,“他们在积极筹备冲刺科创板。”
中国-欧洲中心
环保、医疗、电子信息……围绕成都的优势产业领域,资本市场上的成都高新技术企业仍在不断聚集。截至2022年8月底,成都市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6家,总市值约1447.9 亿元。今年1~8月,仅成都高新区,就保持了“平均每月一家上市企业”的增长态势。
而单从市场主体来看,如今,这片热土上79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遍地开花。
创新已融入发展的血脉。创新的潮头,企业,正加速乘风破浪。
如果只研发,那么躺在实验室里的成果永远无法产生效益。高效落地,永远是效益转化的关键。
好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都,一直致力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去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堤校区,全球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正式下线并启用,这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同年9月,一则“川大华西医院获捐1个亿”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的不是捐款数额,而是捐赠者刘进。他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中心主任,而这1亿元是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个人奖励。
诸多故事的“内核”,都是成都在不断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西部(成都)科学城
这是一条“破冰之路”。
2016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拉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序幕,并逐渐在省内相关试点高校院所推开,逐步形成了“先确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模式。此项改革相关内容还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初,为鼓励科研人员走向科技成果转化“主战场”,成都再度“加码”。成都市科技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新政,以产权促进创新,赋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对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给予进一步激励政策。
新政推出后,专家学者受到激励,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比如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疫苗研究团队与天府国际生物城共同成立的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仅2年,已晋升为成都9家独角兽企业之一。成都作为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之一,已进入“胡润全球前30名创业城市”榜。
“除了已孵化培育的17家企业,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里也有许多在研项目正积极争取落地转化。”刘婉华告诉记者。比如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当前的重点培养企业——四川亿开电池有限公司,他们致力于各种新能源电池与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这是我们将要大力推动产业化的项目之一。”
近3年间,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在蓉创业项目众多,其中受到成都支持的创业项目近200个,带动1000余名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在环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知识经济圈创办企业超过500家;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总成交额超1800亿元……一个个“成都创新”“成都智造”正源源不断地从实验室里走出来,走向企业“生产线”。
创新是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成都,正以城市之名,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加快汇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平台、企业、高校、人才……多方合力之下,成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加速度!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王垚 彭祥萍
摄影 | 成都极美小分队 王勤
部分图据天府发布、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 | 语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