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赵博渊
望平坊“时光长廊”艺术装置 图片来源: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猛追湾,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拥有锦江上最后的渡口、曾经市内最大游乐园、最早的大型游泳池、曾居全国高度之冠的摩天轮,是与太古里一河之隔的昔日荣光城区。时过境迁,随着大型工业企业的衰落、外迁,原住居民的日渐老去,这个曾经代表繁华时尚的猛追湾片区也渐渐衰败。曾经傲人的东区工业门户,颇有点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的无奈。一条锦江水,那边繁华簇锦,河这边却是暗淡无序。如何华丽转身,成了困扰城市近二十年的“梦魇”。
关键节点商铺的业态和形象提升 图片来源: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设计范围1.68平方公里,研究范围37公顷。在设计理念上,通过空间梳理、形象提升、街道一体化设计和业态的升级来激活城市界面,“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把建筑师角色丰富化,更加强调其作为协调者的角色,调和尊重属地政府、投资方、企业/商户、在地居民四方的诉求,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实现城市治理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设计上突出五大原则:
原则1:重现老成都滨河生活图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千百年因府南河水滋养生发,市民形成在水边生活,聊天、喝茶、下棋、遛鸟、打麻将……猛追湾街道虽然与府河相邻,却因绿化带与交通组织障碍,通达性较差,打破了传统滨水生活图景。设计将人的活动从街沿延展至水岸,满足成都人爱水的人文属性。
原则2: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新。
满足在地居民的同时,更要吸引年轻客群。设计将东风大桥桥头国税局及纸箱厂进行改造,通过安装当时成都最大户外屏幕吸引太古里外溢的年轻群体,既保留了原住民固有的生活习惯,又为社区纳入新型消费人群,多维度激活街区空间。
原则3:以点带面,渐进式更新。
解决了客流问题,如何留住消费客群并提高二次到达率?答案是产业升级。从策略上,采用“以点带面,渐进更新”的模式,重点提升转角、路口等关键节点商铺的业态和形象,形成示范效应。从以往“大包大揽”式的产业,转向小规模、分阶段、由社区、商户自主开展的渐进式更新,更好地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
原则4:互联互通,优势资源共享。
为保留消费者对于场所原有的生活记忆,在保留建筑原貌前提下,对原有复合空间进行适度调整,重点打通建筑围合成的内部空间。如,望平牌坊区域打造为由故事馆、老牌剧团、跨界书店、国际青年社区等组成的复合体验空间。再通过一系列街坊、码头、沿街、滨河公共空间的设计重塑,让社区生活与临河优势资源共享,实现不同界面更加深刻的融合。
原则5:一店一策,立面改造多元。
回溯基地历史风貌,选取红砖、铸铁等特征性的符号,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融入立面改造中。沿街店铺采用“一店一策”,根据现状和业态定制不同的外立面改造方案,设计与场地景观有机结合的外摆空间,创造柔软的建筑边界。
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来源: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一期已于2020年交付使用,二期改造仍在进行中。一期项目通过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带动项目周边30余存量商家主动转型业态提升品质,拉动片区商铺租金上涨60%-70%,得到了当地居民、社区、政府单位以及媒体一致好评,先后荣获第五届RW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金奖,入围第二届REARD城市更新设计推荐榜、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2019—2020年度公建项目、2021WAFC设计大奖赛杰出设计奖等,得到住建部多次点名表扬。
以艺术装置打通内外部空间 图片来源: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西南地区首个以EPC+O模式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实践。
2.坚持策划先行,让默默无闻的滨河老街蜕变成为成都著名、全国闻名的活力休闲区、网红打卡地、消费热点区。这是一个成功以城市更新实现新消费场景的案例,提供了城市更新的成都经验。
美食特色场景打造 图片来源: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成都市成华区公园与城市更新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