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美表示,希望把经典方如张仲景的经典方不断优化,不断在临床实践中积累很多的宝贵数据,把这些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基因诊断、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相结合。
◎陈香美强调,今后需要加强中医药药效物质原理和有效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出科研诊疗新范式。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0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科技创新和“走出去”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在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科技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下推动中西医结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就此提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数字化、信息化、生物技术是把传统中医药、现代医学和现代智能化相结合必要的途径。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驱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是这一代中医药人和中西医结合人应该完成的使命。
陈香美从大数据、临床、药学等角度,详细阐释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西医结合。
“很多名中医、国医大师,他们有宝贵的临床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经过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这些数据我们要收集起来,挖掘出更有效的诊疗方案,尤其是在疑难病、慢性病、急症等方面,这样可以留给后人科学的、宝贵的财富。”陈香美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
她进一步介绍,在中医古籍整理方面,更需要真实可靠的大数据。中医古籍现在整理完成了很大一部分,这一部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为治好病人提供科学证据,让全世界的医务人员能够共享中国悠久的中医药医疗技术。
陈香美院士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陈香美强调,在临床方面,要把临床医生宝贵的辨证经验数据留下来,要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人工智能去协助和辅助繁忙的临床医生,帮助他们诊治,也会解答群众对中西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际问题。目前,以大数据驱动临床精准诊疗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很多国家科学进步奖以及省部级奖。
在药学方面,要用大数据驱动新药的研制。“我们更希望把经典方,比如张仲景的经典方不断优化,不断在临床实践中积累很多的宝贵数据,把这些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基因诊断、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相结合。”陈香美强调,在今后,需要加强中医药药效物质原理和有效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出科研诊疗新范式。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连续召开了9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今年的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也即将在成都召开,每次的主题都非常明确,就是怎么推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走向国际,让全球患者能够享受到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案。”陈香美说。
近年来,中医药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通过临床和机理研究,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慢阻肺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
从具体的科研成果来看,陈竺院士团队揭示了传统中药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升至90%以上,获得舍贝里奖。
陈香美院士团队揭示了IgA肾病进展新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使IgA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患病率下降10.5%,疗效提高2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保延研究团队证实了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显著优势,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推动了针灸更好走向世界。
在中医药“走出去”这方面,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介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75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
今年3月和5月,我国先后向柬埔寨派出中医抗疫的专家组和中医援外的医疗队,吴振斗表示,中医药管理局成功组建并相继派出中医抗疫专家组和医疗队,赴柬埔寨开展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这也是中国国家层面向国外派遣的首支中医援外抗疫医疗队,在当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依托我国援建的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开展抗疫等医疗服务工作。服务患者约占医院总门诊量的2/3。与此同时,医疗队开展柬埔寨中西医适宜技术在海外的培训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与考斯玛医院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吴振斗介绍。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