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丨消费观念在发生方向性变化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15 22:26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疫情冲击已近三年,加上这个期间的其他纷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了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正在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完整概括,还需要假以时日,但消费观念和行为在趋向于保守和稳健,已可见端倪。近年来,我国的储蓄率在经历多年下降后,出现小幅回升,可能是一个佐证。这一因素对于消费乃至经济的整体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看年轻人买房的意愿。笔者最近在年轻朋友中做了一些访谈,藉此了解他们对买房的看法。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经济大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手里多留些现金,比拿出去付首付更重要。第二,现在租房来源多样化、便利化,公租房房源明显增加,私租房的可选择余地很大,近年来租房需求稳步上升。第三,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年轻人的换工频率大大提高,原来是在一个城市里换工,现在同城化、城市群的背景下,跨城换工也日趋常态化。所以,租房需求增加了,买房需求减少了。他们肯定地告诉笔者,愿意租房而不是买房的年轻人多起来了。租房是住房消费,买房是住房投资。从统计意义上讲,租房的多了,消费是增加的。这里讨论的,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前些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大涨的时候,有一个“丈母娘推高房价”的说法,此说甚是切中中国的置业文化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支持中国置业文化较为浓厚的一个例证,就是我国城市自有住房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这是在住房商品化历史较短的情况下发生的。文化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某一方面文化观念的代际变化,有时是很明显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就像现在新冠疫情冲击,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大环境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认知,进而使文化观念发生方向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消费行为。

    日前看到一篇《年轻人不换手机了?国产手机如何“活下来”》的文章。全文供给端讲得多,需求端讲得少。文中说,今年,手机产业链真正感受到了“周期”的力量,在经历曾经的快速增长后,伴随疫情冲击、创新放缓,行业第一次集体感受到寒意。仅仅是“周期”的力量吗?显然不止于此,还有结构性的力量。作者还说,小米将之归因为受全球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笔者认为,他们可能还要更加深刻地看到,年轻人不换手机,还有他们的消费行为的趋势性变化。这在过往很多耐用消费品身上都发生过,当消费者对某个消费品的重要性评价发生改变后,它总要从红红火火,走向平平淡淡。手机是否到了这个拐点?这要请业内专家给出答案。

    还有一个大件就是私家车。目前来看,私家车消费还算一个热点,尤其是新能源车,由于用车成本降低,而且款式新颖、多样,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这里还有一个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因素,人们愿意使用私家车,以便起到保护家人和自己的目的。不过,私家车市场还能好多久,是很值得怀疑的。笔者在大约五年前,参加了某汽车集团发展战略的研讨。在他们的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化”,即乘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目前看来,电动化进步最快,智能化也成为诸多厂家竞争的领域,但网联化涉及相关法律,以及保障措施的跟进,需要政府和有关方面的积极作为,故进展缓慢。在那个会上,有专家认为,网联化在五年左右时间可以实现。网联化的实现,将大大减少私家车的持有,对抑制汽车领域的消费主义,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将是重大利好。然而,在经济低迷,需要更多消费支撑当下增长时,很可能会主动放慢网联化的进度,让汽车“再飞一会”。

    在消费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和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的时候,供给侧应该如何应对呢?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中等收入阶层壮大,技术进步加快,供给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需求及其满足出现了若干重要特征。一是潜在需求的比重提高,需要新产品、新服务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在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中,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二是新需求成为经济循环的关键变量。唯有以科技创新不断创造新需求,才能平衡供需关系,并将经济活动引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三是供给转化潜在需求、创造新需求的能力增强,新产品和新服务大多是科技创新即供给创新的产物。

    新需求将集中在数字需求、健康需求和休闲需求等领域,但具体是什么,要通过创业者、企业家的试错才能发现并在市场上成为现实需求。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创造消费需求,并通过投资需求,尤其是数字基础产业、绿色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基础产业的投资,具体实现创造新需求的过程。这是新经济时代需求和供给间关系,即消费、投资和科技创新间关系的重要特征。供给创新是新发展格局的原动力,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途径。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经热评丨尽量降低基金费率 为基金投资者减少负担

    下一篇

    上市物企发力第三方外拓 2022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明显分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