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利好不断,资本纷纷涌入充电桩,但行业龙头已连亏3年,累计亏损5.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31 00:29

    每经记者 李硕    每经编辑 段炼 裴健如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充电配套设施行业热度也持续走高。

    日前,交通运输部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661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已有3102个服务区建成约1.34万台充电桩,可基本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要求。

    这是充电桩产业今年迎来的又一利好政策。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提出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多地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建设,如上海规划到2025年,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北京规划至2025年力争建成充电桩70万个等。政策利好之下,大量资本和玩家涌入充电桩行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充电桩相关市场“新玩家”超5万家

    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量也出现大幅提升。特锐德(SH600406,股价18.57元,市值193亿元)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充电量超过26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40%;能链智电(NAAS,股价6.12美元,市值13.11亿美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完成充电量为10.6亿度,同比增长160%

    3127613873481194496.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868029

    1037477483921977344.png

    近一年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5.2万台

    持续加码的政策红利吸引着各路玩家在充电桩领域竞相开展布局。

    当前充电桩行业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有以星星充电、特来电为代表的运营商主导模式,以蔚来、阿维塔、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主导模式,以及以能链、云快充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

    其中,整车企业与另外两者的建设思路有所不同,主推适合自家车型的专属大功率充电桩,而后两者则更多以标准化产品辐射更多车型。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看来,当前车企布局大功率充电主要还是想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用户,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程度,同时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而受众更广的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则更多考虑投资回报,目前以60kW或者120kW功率桩为主,通常情况下可在15分钟到1个小时内补能200公里续航。

    “充电桩的标准在不断提升,目前市场上需求较大的是120KW一体式双枪直流充电桩,充电对象多为公交车和网约车、出租车。运营商可以结合公交充电的规律,白天全面对外开放网约车、出租车运营,晚上保证自有公交车辆充电,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珠海曈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诗颖表示。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22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57.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68.4万台、交流充电桩89.0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5台。从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5.2万台

    7971098531990055936.jpeg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我们判断,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到2030年保底会有8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2000万根左右的公桩。在这个过程中,总的建桩投入可能就需要2万亿,再加上每根充电桩建设以后的运营运维,每年一根桩大概还需要1000多元到3000元的运营和运维成本,所以这是一个几万亿的市场。”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表示。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仅为72亿元,在市场和政策双因素驱动下,2021年达到419亿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55%,预计到2026年底市场规模有望达2870亿元。浙商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充电桩数量有望达到1399万台,对应市场空间达196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65%。

    1037477483921977344.png

    产业链企业业绩分化

    据了解,充电桩产业链包括上游充电桩部件制造商、中游充电桩运营服务提供商、下游服务支持环节。其中设备零部件生产商和充电桩运营商是充电桩产业链最主要的环节。

    A股上市公司中,充电桩核心设备供应商包括国电南瑞(SH600406,股价28.85元,市值1931亿元)、许继电气(SZ000400,股价21.62元,市值218亿元)、奥特迅(SZ002227,股价16.01元,市值40亿元)等;核心零部件厂商包括通合科技(SZ300491,股价14.74元,市值26亿元)、英可瑞(SZ300713,股价14.86元,市值23亿元)、银河电子(SZ002519,股价5.01元,市值56亿元)、万马股份(SZ002276,股价10.17元,市值105亿元)等;头部充电桩运营商包括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等;聚合式充电平台核心玩家则包括能链智电、朗新科技(SZ300682,股价28.47元,市值299亿元)、云快充等。

    据wind数据,从目前已公布中报的企业来看,充电桩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普遍出现提升,平均涨幅为18.31%,其中能链智电、通合科技等企业的营收同比涨幅超40%;但净利润方面企业间则出现较大分化,银河电子、万马股份等企业实现200%以上涨幅,英可瑞、奥特迅、通合科技等企业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484020221642952704.png

     

    图片来源:wind截图

    目前,中游充电运营商的成熟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比如,当前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的特来电在过去三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特来电2019年至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69亿元和-1.35亿元,扣非累计亏损5.6亿元。不过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2022年中报显示,其“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及其他”在上半年的毛利约为2.45亿元,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5.08%。

    能链智电王阳认为,目前企业仍需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实现盈利,不过新能源服务领域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仍存在不小挖掘空间。“中国的充电市场还在快速增长,最近两三年我们还会持续进行市场投入,盈利预计至少是在两到三年之后。我们认为,电动汽车未来两到三年内的充电速度可能会缩短至20分钟~30分钟充满,但充电期间车主仍有各种衍生的服务需求。”王阳说。

    记者|李硕

    编辑| 段炼 裴健如 杜恒峰

    校对|程鹏

    8644882738456103936.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868029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日赚9.5亿,是中石油两倍多!“宇宙行”净利润又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

    曾志伟出任TVB总经理,称“多培养几个刘德华、谢霆锋”,最致命的是年轻人看惯了短视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