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大股东减持,而且是多名大股东减持,还有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清仓式减持,这绝对是中小投资者最不想面对的情形。
近日,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SZ300724,股价144.80元,市值504.3亿元)披露中报,一同披露的还有两份股东减持公告。
根据公告,该公司多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1905.9265万股,占公司股本比例达到5.48%。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的现任董事长余仲,计划通过其控制的恒兴伟业、弘兴远业、鼎兴伟业,减持不超过517.6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49%。公司控股股东之一梁美珍的一致行动人蒋婉同,计划清仓其持有的股份1067.532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7%。而蒋婉同为梁美珍之女,梁美珍系公司前董事长。
事实上,这并非捷佳伟创股东首次大规模减持。在今年3月初,多名大股东在解除限售之后,便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完成减持股份866.61万股,套现合计约10.27亿元。
这种大股东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桃李面包(SH603866,股价14.18元,市值189亿元)的创始人及多个股东,就在公司禁售股全面解禁以后,多次减持套现,也曾一度引发关注和争议。
创业者在成功上市之后,享受资本市场的红利本无可厚非。从减持流程来看,相关公司也按照相关监管要求提前进行了披露。但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市场在激励创业者实现个人财富增值目标之外,该如何更好地激励企业家精神?如何更好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如何更好地促进公司的未来发展?
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为了让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充分涌流。
可以说,成功上市的公司已经属于佼佼者,他们所具有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未上市企业。因此,在通过IPO获得融资后,上市公司理应优先制定发展计划,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开拓市场等途径善用资金,并用良好的业绩表现回馈投资者,从而形成正向循环。成功上市绝对不是终点,而应该是企业家精神新的起点。如果将上市公司视作变现工具,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伤害和破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始人或者大股东减持,很多时候会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即对公司或者行业前景不看好,准备提前套现出局。基于此,二级市场可能会引发恐慌,甚至发生踩踏,无论短期或长期,都不利于公司发展。
今年以来,伴随光伏赛道景气度一路走高,作为上游设备龙头的捷佳伟创股价也持续上涨,此次减持股份对应市值高达20多亿元。
当然,就相关股东而言,本次减持套现资金可能有其他重要用途,但对更多不知情的投资者而言,难免给人一种高位套现的嫌疑,尤其是清仓式减持,很容易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比如,有股民就减持一事在股吧里调侃道:90元的时候没进去,(现在)准备“倒车”接人吗?
总之,企业家精神需要长期主义,这也是一个企业成熟、成功和优秀的重要标准。特别是那些处于重要赛道的上市公司,更应主动发挥企业家精神,积极投入研发、深耕行业,在公司所处领域不断拓展高度、深度、广度,为社会和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