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罗继杰:集中供冷要因地制宜,做好成本核算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02 12:13

    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梁枭    

    8月1日,第三十三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制冷展)在重庆开幕,主题是“专注创新品质致力低碳健康”。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电已经走到绿色智能化阶段。当智能化延伸到低碳环保,制暖、制冷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第三十三届中国制冷展正在重庆开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鹏丽 摄

    近日,济南CBD片区试行“集中供冷”将这一供冷模式推上热搜。据悉,自去年试运行以来,济南的“集中供冷”试点已覆盖近21万平方米,实现室内不开空调,室温维持在26℃。

    记者了解到,集中供冷与集中供暖原理基本一致。此次济南就采用同一套市政管网,冬天供暖,夏季供冷。在我国,“集中供冷”并非新鲜事物,广州、深圳都是全国大面积实施集中供冷的城市。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十多年前就已启用区域集中供冷模式。

    8月1日,在中国制冷展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环分会会长罗继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集中供冷”这十几年发展很快,深圳等地已有落地,一些地区还正在做。试点“集中供冷”,政府应该做经济核算,一方面是费用上的“省”,一方面是节能上的“省”。“现在来看,在适宜的区域范围内推广‘集中供冷’是可以的。再大范围的话,职能部门恐怕要做很细的测算才行。”

    罗继杰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国内“集中供冷”技术并不落后,包括收费系统、末端、成套等技术。但“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确定我们是集中(供冷)还是分散(供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8月轮值主席 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佩洛西访问台湾是危险的挑衅行为

    下一篇

    云南保山隆阳区发生泥石流灾害 致2人遇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