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在经历了连续上涨后,7月份的A股疲态显现,近几周均出现震荡调整行情。上周,A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每经品牌100指数也未能幸免,周跌超过3%,表现低迷。
不过有市场人士指出,品牌100指数周跌幅相对较大,与中概股走低有直接关系,但这仅是对短期不确定因素的担忧,错杀后,品牌价值突出的领域依旧是长期配置的方向。
杨靖制图
跟随市场步入调整
在持续反弹数日后,上周中概股整体收跌,表现欠佳,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每经品牌100指数运行,该指数周跌3.64%,以915点报收。
板块个股方面,地产板块表现抢眼,招商蛇口周涨12.2%,保利发展、绿地控股、新城控股、华润置地等上周也均出现上涨。而中概股方面,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腾讯、北京汽车以及腾讯音乐排在跌幅榜前列,且跌幅均超过6%。
从整个7月来看,三大指数月K线收跌,沪指险守3250点,个股板块跌多涨少。在外围市场普遍回暖的情况下,A股指数迎来震荡调整走势,月初沪指回调明显,随后逐步走稳,最终险守3250点,三个指数月K线收跌,结束月K线两连阳。截至7月29日,上证指数月K线下跌4.28%、深成指月K线下跌4.88%、创业板指月K线下跌4.99%。
A股整体市场的表现也影响了每经品牌100指数表现,7月每经品牌100指数跌破千点大关,表现欠佳,而目前该指数平均市盈率仍只有10倍,长期来看,指数估值优势明显。
一深圳私募基金经理指出,“从整个7月来看,赛道股出现震荡调整,疫情反复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负面情绪对资金造成困扰,近期可以看见市场成交金额也有所萎缩,不过从日前高层会议定调来看,对下半年市场表现仍持乐观,特别是消费这一块,国产品牌竞争力突出的白色家电,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关注点。”
海尔卡萨帝口碑效应形成
2020年以来,我国冰洗已经接近一户一机的保有量天花板,空调内销量增速自2017年以来增速放缓。冰洗替换需求占比自2007年以来显著提升,成为主导。白电行业的成长逻辑从量增转为价增,消费升级带来高端家电需求。而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白电性能升级趋势明晰。冰箱的发展趋势是精准保鲜、大容量、嵌入式,洗衣机的趋势是精细化洗护,洗烘一体/干衣机打开新成长,中央空调、新风空调快速成长。
从消费群体看,2020年,Z世代贡献的消费力占据我国整体大众消费力的40%。与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相比,Z世代群体更加注重并追求精致生活的实现与个性自我的表达。由于Z世代通过消费达到自我表述的效果,并且愿意为高颜值、精致化设计支付溢价,因此,消费群体年轻化有助于打开高端家电市场。
纵观国产家电发展的历史,国产家电过去以大众市场为抓手,部分外资品牌深耕高端家电市场多年,国产高端家电品牌和外资竞争有不确定性。2018年以来,中国消费品进入国货大崛起的时代,国产高端家电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国产高端家电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是大众高端消费品购置决策的重要依据,品牌流量一旦形成,其市场地位难以撼动。
白色家电中,就冰箱而言,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海尔智家是该行业的代表之一。浙商证券分析称,经过多年的耕耘,海尔的卡萨帝通过提供精细的产品服务、先进的产品技术、把握家装前端流量等方式形成品牌流量,口碑效应已经形成,短期内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形成类似卡萨帝的品牌壁垒和流量。
成分股格力引领空调行业
再看白色家电中的空调,近年来,国产品牌的占有率逐步提升,2021年增至48.2%,较2015年提升5.5pct。日韩品牌和欧美品牌占有率均处于下行态势,欧美品牌的市占率下降尤为明显。内资品牌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产业在线数据显示,近几年美的、格力稳居我国中央空调行业销售额前两位。内资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中央空调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质量提升,加上国内的生产成本优势和广泛的渠道布局,共同助力内资品牌市占率提升。
安信证券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内资品牌在产品运转范围和能效水平方面已经超越了日系品牌,但在压缩机性能和噪音控制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压缩机基本实现通用,整体的产品力差异已较小。因此,随着内资品牌坚持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有望补足多联机领域的短板,实现多联机业务的快速发展。此外,格力、美的等内资品牌的产品保修期为6年,远超外资品牌,体现对产品质量的自信,并提升了对用户的售后保障,不断提升产品力和品牌信任度。
以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格力电器来看,该公司作为空调行业龙头,2021年以来由于行业需求较弱,且公司处于改革期,业绩有所波动。天风证券表示,随着公司渠道改革进展顺利,品牌竞争力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地产、成本等抑制行业需求的因素逐渐缓解,公司营收业绩有望双增。从远期来看,一方面空调行业量价两端仍有提升空间,公司有望受益;另一方面公司多元化动作频繁,有望依靠储能、热管理等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发展成多元化工业集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