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纳米镀膜科技龙头股,菲沃泰即将登陆科创板

    2022-07-22 11:26

    作为纳米薄膜制备领域的引领者,7月22日,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沃泰”)开启申购。据了解,目前尚没有通过制备纳米薄膜对电子消费品进行综合防护或生产该类纳米薄膜沉积设备的上市公司。换言之,菲沃泰将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菲沃泰致力于研究和发展适应复杂应用环境的纳米材料技术,主要从事高性能、多功能纳米薄膜的研发和制备,并基于自主研发的纳米镀膜设备、材料配方及制备工艺技术为客户提供纳米薄膜产品及配套的镀膜服务,同时根据客户需求销售纳米镀膜设备。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手机、耳机、电子阅读器、可穿戴电子设备、无人机等电子消费品,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苹果、vivo、亚马逊等一系列全球头部科技企业。

    报告期内,菲沃泰业务版图持续扩张,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1.4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9.50%,增长势头强劲有力。

    菲沃泰成立于2016年,由设立到上市,看似短短几年,光阴一瞬,背后却是菲沃泰人深耕细作、攻城略地的无数日夜。

    凭借卓越的产品技术水平与良好的使用体验,菲沃泰现已积累了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采购规模较大以及品牌示范效应明显的客群。除了华为、小米、苹果、vivo、亚马逊等全球龙头科技企业之外,海康威视、大疆等安防设备、无人机行业龙头企业均已成为公司客户,菲沃泰的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与上述头部客户及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菲沃泰凭借什么走出自己的突围路线?

    准入门槛高,核心技术构筑重重壁垒

    菲沃泰凭借科技“硬实力”,领跑行业前沿。公司以高分子材料技术为基础理论,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为技术路线,以自动控制技术为过程控制手段制备纳米薄膜。同时,菲沃泰将纳米薄膜制备技术与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纳米镀膜设备制造、材料配方及制备工艺、纳米镀膜定制化服务和工艺三个方面的核心技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13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9项,含境外发明专利38项,覆盖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实用新型专利55项及1项外观设计专利。

    此外,菲沃泰是工信部和省市各级单位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设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发的纳米镀膜设备于201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公司立足于自主研发,技术团队专业背景涵盖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领域。公司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与外部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联合成立“功能性纳米涂层联合实验室”,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先进等离子体技术联合实验室”,掌握科学前沿动向,加快研发速度。

    设备材料双轮驱动,定制化服务破解客户痛点

    格局造就深度,菲沃泰坚持自研道路,其纳米镀膜设备及材料配方均为自主研发。如今,菲沃泰已打造出设备研发、制造及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化制造基地,配套设施齐全的实验室以及完善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分析和发掘客户技术痛点和潜在需求,为客户设计出最贴合其工艺流程特点和要求的纳米薄膜产品,提供相应的纳米薄膜产品和全方位服务。

    纳米镀膜产品和纳米镀膜设备的研发需要经过概念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等多个环节,具有开发环节多、生产工艺难度大、生产线自主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

    而消费电子行业对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客户某项定制化需求而开发的新技术需要从客户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估,并且需要经过反复地打样、测试,该周期可能需要经过一至二年。

    因此,企业在与供应商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后,置换成本较高,双方均倾向于持续合作,新进入市场的竞争者在不具备明显技术优势的情况下获取客户的难度较大。菲沃泰着眼客户诉求,以定制化镀膜方案破解客户痛点,这种合作模式大幅提高了公司客户的黏性。

    从整机渗透到零部件,消费电子纳米薄膜市场广阔

    “看懂”菲沃泰,还得了解他所在的领域“纳米薄膜”,“膜”的本质是保护,而使用的材料为“纳米材料”。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纳米材料产业规模已由2016年的692.3亿元增至2020年的161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8%,预计2021年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可达1848.2亿元。

    从行业深度来看,纳米薄膜防护技术正在进入从整机到零部件的深入渗透阶段。菲沃泰制备的纳米薄膜不仅可以对电子消费品外部提供整体防护,还可以对其内部重要零部件进行精准防护。以手机、耳机为例,不仅手机整机、耳机整机、耳机充电盒逐渐开始采用纳米薄膜防护技术进行防护,手机、耳机的各内外部模组及元器件,包括手机的透音网、Type-C组件、显示屏幕、充电线、PCBA板等以及耳机的充电线、充电接口组件、PCBA板等均为纳米薄膜防护技术的潜在市场。

    推而广之,各个面临着复杂使用环境的物品,纳米薄膜防护技术均有望从整机层面到关键零部件层面提供相应的防护。从整机到零部件的深入渗透,使得纳米薄膜防护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基于平台技术,新领域万亿市场无限延伸

    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广阔,但如果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此,未免有些小瞧了菲沃泰。

    等离子体聚合纳米薄膜功能多样,基材适配性好,在表面保护、光学材料、医学材料、电子材料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镀膜制备工艺属于平台技术,可立足客户视角,紧贴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寻求创新性解决方案。

    登陆科创板,菲沃泰拟募资16.64亿元。菲沃泰表示,此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在现有纳米镀膜设备生产和纳米薄膜制备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扩产及升级,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下游市场需求,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

    招股书显示,公司正在研发中的DLC纳米薄膜,具有高硬度、高电阻率以及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折叠手机屏幕的耐磨性强化,正在研发中的超亲水纳米薄膜可以实现防雾功能,在各类相机镜头、加湿器出雾道、空调交换机部件、智能家居摄像头盖等产品及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目前,菲沃泰已经初步探索了汽车电子、安防设备、光学材料、医疗器械、LED等多个领域,应用于胎压传感器保护、方向盘开关表面保护、电池防水、监控摄像、电子门锁、光学仪器膜、助听器防水、医疗器械组件防护、LED灯珠等广泛范围,并取得了一定规模的业务收入以及客户资源。

    公司正进行新能源方面可用于检测电池温度的NTC热敏电阻防冷凝水、防腐蚀方面研究,开拓汽车电子各模组部件的潜在防护需求可达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唯创新者行稳致远。作为纳米薄膜综合防护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菲沃泰具备在设备设计、材料配方研制、制备工艺改进等各方面的持续创新能力,拥有行业一线实践经验与创新前沿技术协同的研发运行模式,其上市成功后,有望获得资本市场青睐,以资本助推发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日本青森县三八上北地区发生5.1级地震

    下一篇

    甘肃兰州城关区社会面检出阳性人员数量明显下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