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IGF观点|碳交易试点成效显著,三大建议深化减排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21 16:51

    在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一周年之际,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就2013年国家推出碳交易试点政策进行分析,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该政策的碳减排效益。结论证明碳交易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并值得在全国大力推进。

    在上述政策基础上,IIGF对碳交易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扩大碳交易市场试点范围,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二是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三是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每经特约评论员 胡雅琳 朱一木 贾宇浩  每经编辑 黄宗彦

    “双碳”背景下,碳减排任务刻不容缓,尤其高碳排产业的减碳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为此,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碳减排政策——2011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七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图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降低碳排放量。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立足于碳交易试点政策,以试点地区为处理组,其他地区为控制组,利用经典DID模型,分析该政策的碳减排效益。结果显示,碳交易政策可以显著降低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强度。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必经之路 

    当前,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已成为重大全球性挑战。2022年初,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2》指出,环境风险是对人类和地球最具潜在破坏性的威胁。其中,全球十大风险中的前三名分别为:行动失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生态系统崩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见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危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此形势下,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对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美国经济学家Dales提出排污权交易概念,即政府将碳排放权按一定规则分配给企业,企业根据自身碳排放需求进行交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单一行政命令方式易造成效率损失等局限性,以碳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全球广泛采取的手段。 

    顺应国际趋势和内部发展需求,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权试点,并于2013年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 

    那么,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是否降低了试点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O2)和碳强度(CQD)?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完成中国既定的碳减排目标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碳交易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和碳强度 

    IIGF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益,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将实验对象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做两次差分,最后得出政策的净效应。与传统政策效应评估方法相比,DID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内生性问题,而且通过设置政策是否发生的虚拟变量可以使得估计更加科学、准确。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碳排交易试点政策可以显著降低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对碳排放强度的负面效应更强,且影响随时间增长愈发显著,这说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碳效应较好,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此外,IIGF通过控制变量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 

    第一,能源利用率对碳排放的负向效应最明显,即能源利用率越高,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就越低。这说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当是我国碳减排布局的重中之重。 

    第二,人均GDP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从短期看取得了经济利益,但长期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阻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碳交易试点政策值得在全国大力推进 

    IIGF以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30个省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估计,实证研究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积极影响。因此,碳交易试点政策值得在全国大力推进。在这方面,IIGF提出三大建议。 

    (一)扩大碳交易市场试点范围,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在实施层面,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推进的策略。一方面,通过碳税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税收的强制性和见效快的特点,起到碳价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碳交易机制激发市场活性,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能起到碳价调节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首先,企业应当积极推进低碳科技创新。如改进工业技术,更新工厂设备等方式,从源头提高企业利用能源的能力。此外,企业应当提升自身运营效率,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实现能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并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导向,加快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根据EKC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和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如到达某个临界点或“拐点”后,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使污染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因此,我国可以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方式来降低碳排放。具体而言,我国应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源结构由以煤炭为主向风能、潮汐能、氢能等新能源方向发展。同时,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转变。并且抓住国内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契机提升竞争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最后,监管层在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时应注重政策设计的公平性,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情况,保障碳交易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转。 

    作者胡雅琳、朱一木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贾宇浩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今飞凯达:股东累计质押情况

    下一篇

    突发!俄外长称改变军事目标后,乌克兰哈尔科夫遭大规模炮击;英国对俄罗斯煤炭、石油和黄金实施新制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