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风口上的“猪”又飞起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05 23:13

    ◎今年4月以来,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一方面,养猪企业盈利修复,股价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监管要求各大养猪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适重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同时严厉警告各大养猪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明确表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对于猪周期,与积极唱多的券商相比,大部分企业都保持了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随着未来规模化养猪的扩大,猪周期的价格波动将会更平滑,行业利润也将回归理性。

    每经记者 董兴生  朱万平  黄鑫磊    每经编辑 杨夏    

    在经历一年半的下行周期后,近期国内猪市重拾涨势。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5.74元/公斤,相比于今年4月1日的18.23元/公斤上涨约41.2%。

    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让“硬币”的两面都有了迅速反应:从养猪企业来看,4日,牧原股份(SZ002714,股价63.5元,市值3380亿元)、温氏股份(SZ300498,股价24.45元,市值1579亿元)等国内养猪企业股价应声大涨,一天之内板块市值增约700亿元。

    从监管动向看,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严厉警告各大养猪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明确表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当一众券商纷纷发声“猪周期”拐点将至,新一轮猪周期开启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身处产业链之中的生猪养殖企业对猪市的判断显得更为谨慎。

    猪价快速上涨,重回盈亏平衡线

    今年4月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的声音也渐起。随着肉价的上涨,带动了毛猪价格走高。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7月1日,全国毛猪批发平均价为20.60元/公斤,自4月1日起持续上涨31.21%,这一价格已超过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线。

    生猪价格的上涨,也反映在养猪企业的财报上。4日,牧原股份发布的《2022年6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显示,今年6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6.53元/公斤,同比上涨21.72%,较今年4月的12.56元/公斤,上涨约31.6%。而金新农(SZ002548,股价7.54元,52亿元)也公告称,公司6月的生猪销售均价22.15元/公斤(剔除仔猪、种猪影响后商品猪均价为17.26元/公斤),同比上涨27.56%。

    市场对于后期猪肉价格回升的预期,反映在了生猪期货的价格走势上。今年9月、11月和明年1月到期的生猪期货合约价格均逐步抬升,7月4日,生猪期货价格继续攀升,主力合约“生猪2209”一度向上触及涨停,涨幅达8%,报22755元/吨,创下2021年9月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主力合约“生猪2209”3月以来价格走势 图片来源:Wind

    猪肉价格的上涨,也让不少生猪养殖企业看到了盈利的希望。

    天邦食品(SZ002124,股价7.57元,市值139.2亿元)董事长张邦辉今年6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猪价上涨对企业来说是利好,公司此前亏损太大,且预测一季度猪价行情不佳,就把很多产能停了下来,导致固定资产的折旧令公司养猪的成本显得偏高,将近16元/千克,如今公司虽存栏不多,但相信二季度亏损会大幅收窄。

    强烈的看涨情绪下,7月4日,A股生猪养殖板块也大涨,当日收盘,牧原股份、天康生物(SZ002100,股价11.48元,市值155亿元)、巨星农牧(SH603477,股价30.27元,市值153亿元)、傲农生物(SH603363,股价22.06元,市值179亿元)、天邦食品、新希望(SZ000876,股价17.36元,市值782亿元)、正邦科技(SZ002157,股价7.32元,市值230亿元)、新金农(SZ002548,股价7.54元,市值52亿元)等均涨停,温氏股份的股价涨幅超10%。A股养猪板块市值一日上涨约700亿元。

    涨价背后:谁在“非理性”压栏惜售?

    对于近期猪价上涨,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一方面,在供给端,现在国内养猪户由于看好猪价上涨,存在压栏惜售的情绪,导致供给有所收缩;另一方面,在需求端,国家收储也连续收了12批,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此前被压抑的一部分需求也在慢慢被释放。

    压栏惜售致猪价快速上涨这点,在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也有提到。会议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短期内也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国家发改委还表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可能导致后期集中出栏、价格再次快速下跌,从而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反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文旭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此次猪价快速上涨并不是猪周期的因素,而是有企业压栏惜售,散养殖户也“添了一把火”,越是涨价越是不卖,助推了价格上涨。“毕竟没有实质利好支撑猪价上涨,目前学校放假,消费主力退场,生猪和能繁母猪数量都是平稳的,更没有出现非洲猪瘟导致扑杀,什么能支撑猪价上涨?”

    李文旭还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希望看到的是猪价稳步上涨,养殖户的利润稳步回升,而不是大起大落、大幅波动。此次会议后,随着压栏放开,供应增加,肯定有部分地区会逐渐下调猪价。而随着市场供需、成本、养殖户利润等因素综合作用,猪价会回落到合理区间,大约在19元/千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行业内压栏惜售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更多是一些中小养殖户。大型养猪企业一般基本上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像我们企业很少去采取主动压栏,或者说提前出栏策略,我们每个月的出栏都比较稳定,甚至是稳中有升。”4日,《每日经济新闻》以投资者身份电话咨询温氏股份时,相关人士说道。

    温氏股份该人士解释称,之所以不会采取压栏策略,主要还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现在的猪价已经不低了,对吧?然后你可能认为后面猪价会更高,那么你压栏的话,赌对了还好,赌错了的话,你的损失会很大。”其表示,公司基本都采用标准猪出栏的策略。

    而温氏股份这类大型养猪企业,之所以采用标准猪出栏,因为当生猪长到标准猪时,这时候对公司而言,成本收益比是最高的。标准猪之后,如果为了压栏继续养,这时候猪已是光吃不长肉了,或者只长很少的肉了。对公司来说,性价比并不高。

    “至暗时刻”已过,行业“拼成本”仍是焦点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3月中旬,全国生猪平均价格降至12.59元/公斤,瘦肉型白条猪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降至每公斤15.73元。彼时,对各大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可谓“至暗时刻”。

    实际上,至暗时刻到来之前,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已在下行周期中已徘徊了一年多。不论是行业龙头,还是中小企业,乃至普通散户都在苦熬。从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14家生猪板块上市公司的亏损总额就可见一斑。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包括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在内的14家养猪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总额高达439.41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养猪上市公司集体亏损,无一盈利,合计亏损额为162.3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约267%。

    在此背景下,想方设法降成本,成为各大企业共同的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般而言,16元/公斤的成本线,也是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命线。而从各大企业2021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除牧原股份外,大部分企业的成本都在20元/公斤上下,其中新希望为19.71元/公斤、正邦股份为23.99元/公斤、天邦股份24.56元/公斤。

    “对我们来说,成本是最根本的竞争力。”张邦辉表示,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在猪的健康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如生物安全升级、空气过滤、排水气体的除臭等,还有猪舍内部的通风换气、喷淋降温,而健康水平提高后,母猪的产仔率快速上升,部分猪场的产仔数达到15头一胎,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可能超过30头。

    “如果我们把‘双改’做完了,可能养猪的全成本会低于12元/千克。”张邦辉称,养猪的竞争只存在于成本在什么段位上,因为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所谓优秀的猪种背后是大量的技术撑起来的,而散养殖户对这一块的认知还缺乏科学的知识基础。

    在巨星农牧董秘周密看来,部分养猪企业的成本之所以如此之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种猪自供能力不足,需要外购种猪和仔猪。“去年上半年,种猪和仔猪价格比较高,而到了去年下半年出栏时,生猪价格已经降下来了。传导到育肥端,成本就高了。”周密在电话中对记者分析称。

    与牧原股份一样,靠种猪起家的巨星农牧,可实现种猪和仔猪完全自供,因此成本可以控制在16元/公斤左右。

    “我们的仔猪,一头只有400多块钱的成本。”周密说。而在2020年和2021年,仔猪价格最高点时,外购一头仔猪要花2400元。而除种猪和仔猪成本因素外,母猪淘汰、疫病损耗、饲料价格上涨等,都进一步推高了养殖成本。

    降成本手段:合场并线、套期保值、集采饲料

    降低成本,是各大养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位新希望内部人士近日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合作养殖户应对猪周期的方式就是处理掉母猪,把猪圈租出去养鸡养鸭,自己出去打工。等猪价涨上来,再回来养猪。

    对于年出栏量动辄数千万头的养猪企业而言,应对方式虽不至于如此决绝,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合场并线,零售价格高的省份,就努力地养,价格低的省份,就少养一点。有些猪场生产成本很高、能效很低,就把它关掉。”上述新希望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层面没有为猪价上扬做太多准备,而是不停地压成本,“给每个产业单元制定压缩成本的指标”。

    该人士举例称,一直以来,由于禁止外调活猪,广东猪肉价格一直高于其他省份。因此,新希望在广东扩大了猪场项目布局。

    巨星农牧也对拟投猪场项目进行了调整。“一些本来要投的项目,现在根据市场行情,都暂缓(投建),另外也压缩了投资项目。”周密透露。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成熟,以及《期货法》草案的颁布,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企业开始探索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理论上来说,套期保值是能够锁定利润,保证平稳经营的一个手段,我们也在研究。”周密说。

    在他看来,生猪养殖行业参与者拼到最后一公里,“都是在拼成本”,谁有成本优势,谁才能活下来。“巨星农牧今年的目标是降到15元/公斤以内。”

    另一位新希望相关人士也透露,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力争将养猪成本做到每公斤16元以下,并表示有比较大的把握在12月做到16元/公斤以内。

    2020年8月23日,每经记者探访建设中的新希望楼房养猪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对我们而言,猪肉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一块我们很难去控制。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降成本,特别是在粮食和饲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据温氏股份相关人士介绍,粮食价格是养猪的一项重要成本,而公司一方面通过“集采”+远期合约来降低采购价格;另一方面,在饲料配比上进行动态调整,以选择价格更低的可替代物。

    “豆粕价格高了,我们就会选择花生粕、棕榈粕等来替代;玉米或者小麦价格贵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稻谷混合物或者高粱来替代。整体来看,我们比行业内普通的散户受到成本上涨压力要小一些,在成本上更有优势。”上述温氏股份相关人士表示。

    “猪周期”拐点来了?猪企:我们不会去“赌”周期

    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不断反弹,券商率先乐观起来。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券商研报发出积极信号。

    国盛证券指出,近段时间猪价保持上涨趋势,“中期看价格中枢上行,易涨难跌”;西部证券则预计,未来生猪产能仍将持续收缩,行业性亏损将得到有效改善。早在5月,就有券商称,行业已经全面进入盈利区间。

    相较于一众看多的券商研报,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反而更加理性。

    “对我们而言,我们不会去‘赌’猪价的涨跌。因为猪价的高低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和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想办法降低成本。”温氏股份上述人士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2日,新希望总裁张明贵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说,尽管新希望养猪板块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每个季度亏损程度都在收窄,但猪价在今年也还是会处在相对低位,公司实现盈利还需要行情的回暖,而当下“短期上行恐怕还很难形成趋势性的反转”。

    5月31日,新希望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新希望董事长刘畅也断言,“目前猪周期依然位于底部”。

    周密对行业趋势的预判也不过分乐观。“大家之前的认识是,要到五六月份才会触底,但三月中旬就触底了。”周密表示。这也意味着,这一波周期砸出的“坑”还不够深。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这一波跌得更深一点,散户去化会更多,整体供应量会减少。但现在比大家预期的早了两三个月触底,反弹就没那么高了。”周密说。

    从生猪价格走势也能看出来。从5月初开始到6月初的1个月时间内,生猪价格都维持在16元/公斤上下,也就是在生猪养殖企业生命线上下。“所以,对下半年的走势也不是太有底,我们的判断是,今年下半年可能不会涨得太高。”周密表示。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截至6月第4周(采集日为6月22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6.6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2%,同比上涨21.0%。

    周密则预计,到下半年,生猪出栏价格“能到19元/公斤最好,明年可能会超过这个价格”。

    对猪周期当下所处位置判断的差异,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歧,也正反映出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农业特性——周期性强,但影响因素多。

    规模化养猪仍将扩大,未来“猪周期”波动会平滑

    在当前的阶段,产业端之所以判断相对谨慎乐观,不会动辄喊“猪周期”拐点来了,一定程度上也与本轮超级猪周期的起源,源自行业的整体判断失误有关。

    “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后,2019年、2020年行情很好,但因为非洲猪瘟严重、饲料价格上涨,当时大家的判断是散户会出清,因为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周密称。

    再加上从中国生猪养殖市场的结构来看,规模化养殖企业只占20%左右,80%的市场份额依旧被散户占据。彼时,行业的普遍观点是,即使是养猪企业之间竞相扩产,即使形成“军备竞争”也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养猪企业抢的是散户出清的市场份额。

    在这一共识之下,各大养猪企业开始了轰轰烈烈地跑马圈地、四处布点,行业处于产能疯狂扩张中。2020年初,新希望继续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一次性建设10个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额达43.59亿元。当时,新希望曾提出年出栏7000万头的宏伟目标。此外,包括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均是扩产的先锋。

    根据仅2020年上半年25家生猪养殖企业发布投资建厂信息,涉及投资金额就高达1659亿元。“按照养猪企业的投资计划,那简直不得了,有几千亿要投进去。”

    然而,产业发展并没有沿着生猪养殖企业设想的轨迹,后来的事实证明,散户非但没有出清,不降反增。加之各大企业不断扩产,导致产能挤兑。于是便有了长达两年多的超级猪周期戛然而止。

    “这个市场太散了,不容易调研。目前国内仍以散户为主的市场,盲目性和滞后性是市场的必然规律,除非能改变这种情况。”周密认为。

    张邦辉也认为,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扩大,猪周期会越拉越长,等到国内70%-80%的猪由规模化企业提供时,猪价就会稳定下来,不再有猪周期了,“将来都是大企业,万一有点什么事,企业自己能扛住,而且产能达到那个地步后,大家就不会再盲目扩张了,因为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能力边际。”

    同时,张邦辉分析称,2025-2026年猪价或许会有一个波动,原因大概是大企业有点过度扩张,导致生猪供给过多,但波动幅度会很小,而且企业调整会很迅速。

    养猪“暴利”时代已逝,未来将赚取合理利润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研中,对于未来一个普遍的行业共识是,未来养猪行业或将不会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而会呈现微利经营的状态。

    “我们觉得,未来一头猪能赚两三百块钱就很好了,也就是一斤猪肉赚1块左右。这个行业不可能像之前那样,长时间一斤猪肉二三十元,市场环境不允许,这又不是那种特殊行业如专卖品。”周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不能说没有门槛,但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一旦散户看到有利润也会进来,企业也会扩产。最终大家都是取得合理利润。”周密进一步补充道,对公司而言,不是说猪肉卖得越贵越好,而是保证成本和利润的稳定。

    “除非你是在垄断型行业,或者是门槛较高的行业内绝对的龙头,否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一直存在暴利。”温氏股份有关人士也表示,因为一旦长时间存在暴利或者超额收益的话,其他行业的人肯定会涌入,比如养猪之前火的时候,很多搞房地产的人都来养猪了。

    对于未来生猪养殖行业趋向于微利经营模式发展,神农股份也表示认同。“虽然微利经营的模式下,生猪养殖行业的回报率不会像之前猪价畸高的时候那么可观,”神农股份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而随着各大猪企都在完善产业链,补足短板,总的来说生猪养殖行业还是有机会的。

    “养猪这个行业有几个好处,第一永远不会消亡。第二,需求量大,是刚需。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肯定可以获得合理利润。第三,从历史上来看,虽然年度会有起伏,但长期来看,都是赚钱的。除非你养得特别不好,或者成本太高。”周密表示。

    (文中制图工具均为镝数制图)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最新!控制利西昌斯克后,这几地成为俄军新目标!市长呼吁撤离,基辅郊区传来爆炸声!俄军舰艇、潜水艇已增援至黑海……

    下一篇

    法拉第未来盘中持续走高,一度涨5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