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孤烟,丝路绵延,列车呼啸,曾经“有去无回”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今万里黄沙将变万顷宝藏。
每经记者 范芊芊 杨煜 每经编辑 易启江
6月16日上午10时53分,5818次列车驶出新疆和田站,开启了唤醒“沉睡宝藏”之旅。
这一天,随着和田至若羌的和若铁路建成通车,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随之全线通车——与现有的南疆铁路、格库铁路等共同构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全长达2712公里。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海,其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几乎与3个江苏省相当,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沙漠东缘的罗布泊失踪,成为一个难解之谜;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也在罗布泊遇难……
苍茫天穹下,无边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让人神秘莫测,缥缈间发散出震慑人心的奇异力量。面对莽莽黄沙,人类显得何其微不足道。
然而,汽笛声声、车轮滚滚中,昭示着人类不仅正在征服亘古荒漠,而且也正在唤醒沉睡的浩瀚沙洲。
图片来源:光明网
楼兰古国遗址将迎来络绎不绝的“背包客”;古丝绸之路上将再现客商的来往穿梭,只不过已用长龙般的火车取代了双峰的骆驼;曾经令人恐惧的罗布泊,却不断输送出粮食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品”——钾肥;周边的矿产、红枣、玉石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将随铁路驰往世界各地;而过去难以运输的疆外大型机械设备,也将在列车的驾驭之下毫不费力地入疆……
火车站,将成为沿线县市的经济支点。和田地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未来他们将围绕火车站布局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在各县市火车站建设工业园区,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
大漠孤烟,丝路绵延,列车奔驰,沉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宝藏正在被唤醒。
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简介:
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公里。其与格库铁路(若羌-库尔勒段)、南疆铁路(库尔勒-喀什-和田段)共同构成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途经新疆5个地州,覆盖南疆地区上千万各族群众,浩瀚沙海变通途。
此前,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已于1999年12月全线通车运营;格库铁路(青海格尔木市—新疆库尔勒市)于2020年12月9日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上图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
全线通车
无数前人证明,要穿越万里黄沙,何其难?而要在沙漠里修铁路,那更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既要考虑修筑中如何征服风沙,更要考虑通车后能否驾驭风沙,要是火车正在飞驰,沙尘暴突然把铁轨给淹没了,如何是好?多危险啊!然而,和若铁路在风沙防治方面有了创新性的措施。
王尽忠是和若铁路工程的领导者,任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前参与过多条环沙漠铁路建设,被称为“沙漠王”。
三段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王尽忠都曾参与建设。“从环的周长来说,总共2712公里,我参与了大概2212公里。”
2018年,当得知和若铁路的初步设计已被批复时,王尽忠主动请缨调任,彼时的他已经临近退休年龄,正在库尔勒建设指挥部工作。
“和若铁路的前期工作是我带着大家做的,你突然发现那边已经修到了和田,这边已经修到了若羌,环塔里木盆地只剩下最后一段,这时又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把它环完呢?”谈及主动请缨的缘由,59岁的王尽忠仍如当初一般激情澎湃。
在王尽忠看来,从工程技术难点来看,和若铁路没有隧道工程,沿线没有大江大河,也不存在北疆的低温气候,而包括和若铁路在内的南疆铁路建设最大的难点是风沙。
全长825公里的和若铁路大约有65%分布在风沙段落,沿线主要地段风季长达7个月。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作为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和若铁路项目部经理,张刚坦言,来到工地前,他从未想到和若铁路的沿线沙尘暴如此肆虐。“大型的沙尘暴持续时间仅有三五个小时,但弥漫性的沙尘天气则可能会持续一周,无孔不入的沙子为施工、机械设备、交通等都带来了难题。”
“我们管段535公里,有460公里属于无人区。”一旦沙尘暴来袭,周边没有遮挡物,人很容易被风沙吹走,威胁生命安全。有的利用路基遮挡,有的系好安全绳及时卧倒,有的利用防护栏加以保护。
“有时候中午吃饭时刮了沙尘暴,硬着头皮也得把加沙子的饭吃下去。”张刚笑称。
而对于铁路设计人员来说,风沙容易掩埋铁轨影响行车安全。“沙子覆盖铁路把钢轨埋掉了,火车再在上面开,就容易翻车掉道了。”王尽忠告诉记者。
为此,和若铁路建设者创新性的采用“以桥代路”、桥墩工程预制拼装化技术等新方案、新技术来避沙防沙,还采用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措施来防治风沙。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在荒无人烟、高温缺水的沙漠环境种树,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和若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盐碱害严重,更是大大降低了树苗成活率。
邓斌主要负责和若铁路全线的防治风沙工作,他和同事们协助施工方对多个标段采取树坑换土种植等方式,与盐碱的增长速度做赛跑,并持续补种,为和若铁路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此外,为给予树苗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和若铁路工程采用了自动化智能控制滴灌管网系统,手机便可远程控制和监测灌溉情况。
近1300万株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在曾经的流沙之上茁壮成长,也为和若铁路防沙固沙筑起了“铜墙铁壁”。
承载了成百上千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心血的和若铁路终于通车了。
王尽忠购买了5818次列车的一张车票,为自己的铁路建设事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张刚团队部分同事还留在当地配合调试,邓斌则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工地一线。
在和若铁路建设期间,有年轻人相识、相知、相爱,有建设者操劳白了头,三年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但当看到通车的那一刻,他们激动的心情是相似的。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运输费用直降三分之二
货物运输将发生巨变
1955年秋,一个晴朗的日子,库尔班大叔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馕,骑着毛驴出发了。
当天,时任于田县委书记李玉轩下乡检查工作,听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要上北京,立即追赶上去。“从和田到北京坐汽车都要近一个月,骑毛驴可不行。”好不容易,他才把库尔班大叔劝回。[1]
上个世纪,这则于田县库尔班大叔打算骑毛驴到北京的故事广为流传。和若铁路刚好经过了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于田县,现如今,随着新疆铁路、公路覆盖率的攀升,从于田县到北京或已缩短至两天左右。
而和若铁路是新疆铁路网主骨架“四纵四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新建20个新车站,其中洛浦、策勒、玉泉镇、于田、民丰、南屯、金山、且末、瓦石峡9座车站开办了客运业务。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更标志性的意义在于,和若铁路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5县以及兵团农二师第37团(金山镇)、38团(南屯镇)、农十四师第225团(玉泉镇)不通火车的历史。
一张98元的车票便可从和田站到达若羌站,825公里时长为11小时26分。
对于沿线的当地老百姓和外来务工人员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科台买艾日克村的村民斯丽木汗·吐尔逊便是其中一员,“现在火车通到我家门口,我真的太高兴了,火车运行平稳,而且票价便宜,出行方便多了,真好!”
且末县素有“天边小城”之称,此前当地居民出门一般都是乘坐公共汽车,十几个小时一路颠簸。后来且末机场建成通航,但动辄近千元的机票价格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中共和田地区委员会宣传部(以下简称和田地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每经记者,和若铁路的通车使当地群众出行方式更多样。目前正在计划开通前往疆外的火车,开通后当地群众乘坐火车前往疆外将减少一千多公里。和田地区下辖的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县均位于和若铁路沿线。
图片来源: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网站
除了普通百姓出行便利,货物运输也将因和若铁路的通车发生巨大改变,沿线策勒、于田、民丰、且末4座车站都开办了货运业务。
多名沿线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无法通过汽运运输的拖拉机等大型设备也可以运输了,货运量大幅提升,时间大幅缩短,运费大幅降低,运输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以前运输依靠汽车,途经不少检查站,排队使运输效率降低,大型货物也存在无法运输的难题,再加上现在油价高。”且末德邦分公司负责人梁健称,铁路运输将使费用降低近三分之二,时间上缩短了差不多五六个小时。
蒋德军也有相似的感受,他在新疆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宛公司)任董事长,公司销售的主要是当地的优势农产品红枣。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县红枣的总产量是40万吨左右,用快递运输价格是每公斤6元左右,据此测算40万吨需要24亿元,用汽车运输的价格为每吨750元,40万吨红枣也需要3亿元。“运费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测算了一下,用铁路运输,费用将至少降低30%左右。”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围绕火车站布局产业
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
以天山为界,新疆可分为北疆和南疆。长期以来,南疆的经济发展程度都较落后于北疆。如何让当地产品开辟更大市场空间、带动经济发展,始终是决策者在思考的问题。
林果业是南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部分县市中,林果业收入可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2]。以凭借红枣而闻名的且末县为例,据蒋德军介绍,不仅当地大部分农牧民家里都有红枣地,他们主要的收入也来自于种植红枣。
和若铁路为当地产业的升级打开了窗口。众所周知,时间在瓜果产品的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运输时间一长,客户的体验会打了折扣,瓜果的品质和口感也会受到影响。但通过铁路运输,产品到达客户手上的时效变短,费用也会更便宜。
在蒋德军看来,外运更加方便后,可以进一步巩固产业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无形之中也会带动老百姓更进一步的收益。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且末县委外宣办告诉每经记者,未来他们还将着力推进“铁路+电商”模式,助推有机产品销售加速“跑起来”,为且末特色有机农产品带货、带流量,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小红枣”的故事不是最后一页。沿着和若铁路前行,沿线的各类产品都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皮薄粒大的皮亚曼石榴,被誉为“沙漠人参”的和田大芸,商业价值极高的于田沙漠玫瑰……在800多公里和若铁路的助力下,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将顺着这条“产业走廊”,走向内地、乃至中东或者欧亚市场。
买吐送·胡普丁对此深有同感。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编织地毯技术,后来又开办了一家地毯厂收徒创业。他说,有不少外商和一、二线城市的企业想和他们合作,但把产品运出去有些困难。“现在有了和若铁路,我的产品可以坐着火车发往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感受我们中国的地毯文化,用上我们的手工羊毛地毯。”
与此同时,沿线县市的连接也更加紧密,车站将成为产业集聚的支点。和田地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每经记者,未来他们将围绕火车站布局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在各县市火车站建设工业园区,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新疆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
将开通旅游专列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千余年前,岑参行走西域,笔下风光壮阔。千余年后,“背包客”接踵而至,穿越漫漫远方。
新疆,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吸引千万游客长途跋涉,感受别样景致。在这里,小毛驴的铜铃嘀哩作响,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交汇,古国的传说随着大风绵延悠扬。
图片来源: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网站
然而,旅游资源丰富的新疆并没有因此成为出行的热土。此前交通的不便,难免会抬高旅客的成本、降低旅行意愿。游客来访人数不多,也阻碍了部分地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疫情前(2019年),新疆接待游客达到2.09亿人次。这个数据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靠后,诸如贵州省、四川省等旅游大省,在当年的游客数量分别达到11.35人次和7.55亿人次。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旅游业遭受打击。2021年,新疆接待旅游人数降至1.91亿人次,尚未完全恢复。
2022年,新疆力争接待游客达到2.5亿人次。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随着和若铁路的开通运营,沿线县市的古老文化和南疆美景有望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据同程旅行大数据,在和若铁路开通运营后,6月17日至19日,新疆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4%。和若铁路对新疆旅游的带动作用已然显现。
新疆和田也是歌舞之乡 图片来源: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网站
“过去,人们只能通过自驾或包车的方式前往南疆旅游,无论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还是在对旅游经验的要求上,门槛都是比较高的。而和若铁路开通后,更多普通游客可以通过火车走进南疆,一睹大漠风光。”6月20日,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向每经记者表示。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和若铁路的主管单位,据其介绍,和若铁路上新建了9座客运站房。其中,洛浦站、策勒站、玉泉镇站、于田站、民丰站等5座车站位于和田地区,且末站、金山站、南屯站位于且末县境内,瓦石峡站位于若羌县内。
每座车站都结合了地域、气候特征,做到“一站一景”,旅客出站的一刻就能与当地的特色“亲密接触”。例如,民丰站的设计便与当地尼雅遗址发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相关,后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路有了,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吸引人来。趁热打铁,当地政府纷纷开始布局谋划。
和田地委宣传部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围绕铁路开通发展旅游,通过云宣传、推介会等方式,将和田的旅游资源推介出去,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和旅游;与援疆省市对接,开通旅游专列,从民丰方向一路向西航行,带动和田经济发展。此外,还将加强沟通对接,争取尽快开通从喀什或和田通往内地的火车,方便更多群众出疆,方便内地游客来和。
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啸风已经吹过上万年。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一层意思为“远去的家园”,另一层意思为“地下埋有珍宝的地方”。
随着和若铁路的通车,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了一个闭环,“死亡之海”变身宝藏,沿线隐藏的“珍宝”亟待被挖掘,这条环沙漠铁路的价值极富想象力。
它是新疆内部沟通的枢纽,是疆内连接疆外,甚至中东、亚欧市场的重要通道,各地区特色产品将乘上“快车道”销往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背包客”又多了一个便捷方式领略南疆风光与历史人文。
未来,政府部门打算在铁路沿线招商引资,铁路建设者们打算建设更多铁路,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沿线企业则正描摹着未来商业版图扩张的景象。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1] 骑着毛驴上北京”,库尔班大叔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中国民族报
[2] 新疆南疆深耕特色林果产业 林果业“接二连三”释放叠加效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 范芊芊 杨煜
编辑 | 易启江
视觉 | 刘青彦
视频编辑 | 张轶
排版 | 易启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