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佳宁 每经编辑 张海妮
2022年6月17~18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网信办和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指导,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每日经济新闻和玉泉智库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隆重开幕。
杨靖制图
“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可谓是数字文化领域的“达沃斯”,自举办之初,始终致力于围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化交流、交易平台,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数字化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数字化进程,充分发掘文化资源,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品质内涵。本届峰会以“点燃数字引擎,赋能未来世界”为主题,届时,全球百余位数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将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技术。
技术为文化产业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重回盛唐与李白对酒当歌、近距离触摸千年瑰宝……这些曾在梦境中的场景,未来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或许不过是一套VR设备。“数字技术不仅能改造文化产品功能、塑造文化市场形态,还能在文化产品的制造方式和场景创造方面带来极大想象空间。”6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常务副理事长陆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科技为体,文化为魂
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将围绕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以及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经过7年的发展,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已在北京、云南、广州等地成功举办五届,融入了一批以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推举了多位数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孵化了数以百计的中小微企业,签署了近百亿的项目投资订单,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已经成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行业年度盛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众多国内外数字文化、信息技术等行业专家和企业在此齐聚,探讨行业问题,共话未来发展。
本次峰会还特别举办了中日韩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高峰对话,聚焦数字创意与人文交流,基于中日韩文化产业合作的深厚基础,充分发挥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优势,带领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新的数字贸易增长点。
数字技术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具体到不同品类的文化产品,又该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在陆地看来,对于影视、游戏等天然具备数字与文化相融合特性的产物,一方面可以在技术层面寻找突破,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寻求内容创新。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现有优势、找准未来的市场定位或战略目标,这是决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
陆地指出,尽管许多传统文化产业都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许多文化产品仍停留在通过科技来模仿文化“外形”的阶段,如服饰还原、场景再造等,缺少对于文化“神魂”的表现。
“文化是‘魂’,科技是‘体’;文化是‘锦’,科技是‘花’。或许我们现在一部分从业者以及观众都会在一段时间里陷入‘技术崇拜’的陷阱中,但随着观众的成熟,这种对技术的崇拜终究会回归到对文化内容本身的关注上。”陆地认为。
元宇宙尚处盲人摸象阶段
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发,被视为其底层基础的AI、VR、区块链等技术不仅让科技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也让无数文化企业眼前一亮,一幅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的新蓝图正徐徐铺开。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Wind不完全统计发现,传媒行业中有至少53家企业在2021年年报中提及了元宇宙概念。其中既包括完美世界(SZ002624,股价14.7元,市值285.2亿元)、三七互娱(SZ002555,股价22.86元,市值507亿元)等游戏企业,也有华策影视(SZ300133,股价4.57元,市值86.88亿元)、光线传媒(SZ300251,股价8.78元,市值257.6亿元)等影视企业,还有浙版传媒(SH601921,股价7.83元,市值174亿元)、中文在线(SZ300364,股价11.4元,市值83.88亿元)等出版企业。
以华策影视为例,公司2021年专门成立元宇宙新业务部门,通过影视内容素材数字平台搭建、影视剧宣发联动、数字藏品发行等方式探索数字化时代新发展。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则在2021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明确提出,2020年后的下一次重大变革就是元宇宙,公司已经在内容生态、内容与技术融合等方面展开对元宇宙的探索与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文化传媒行业公司在将元宇宙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表示,元宇宙概念依然处于早期阶段,其终端应用能否普及、场景能否落地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事实上,元宇宙究竟是什么都尚无定论。
“做投资的、做市场的、做技术的都在以自己的角度对元宇宙下定义,这就使得元宇宙更像是‘盲人摸象’,摸到头就说头,摸到脚就说脚。”陆地直言,目前元宇宙概念还带有商业炒作成分,很难对其下一个科学而精准的定义。
封面图片来源:杨靖制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