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利好政策密集兑现!上海全面恢复,对A股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5-31 15:55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赵云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

    明天(6月1日),上海即将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一消息无疑令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而今天,在重磅利好政策的刺激下,A股市场强劲拉升,沪指创出近期反弹以来的新高,大盘如此表现,无疑也让股民朋友们振臂一呼,“大师兄回来了,我感觉到,全部都回来了!”

    先说今天中午刚刚出台的利好。

    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一共包括了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共33项具体政策,这里,Z哥为大家梳理其中一些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第一,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

    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并加大帮扶力度,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点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而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巨大。而此次总额达1.64万亿的退税政策,对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有助于经济重新恢复活力。

    第二,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在用好前期降准资金、扩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至贷款端,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点评:未来一段时间,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值得期待,进一步降准、有针对性的降息依然在预期之中。

    第三,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

    点评:对企业而言,IPO和再融资无疑是重要的融资手段。而间接融资,也是股市必须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国务院政策表示,“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的常态化,实际上就是要科学地把握IPO和再融资的节奏,要适应市场情况的变化。实际上,我们已经感觉到,近期的IPO已有趋缓的迹象,这也正是科学合理把握的表现。

    第四,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

    点评:在中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风险的背景下,通过基建投资来应对,依然是有效和必要的手段。可以预见,基建相关领域将是今年市场的主流。

    第五,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点评:除了投资外,刺激消费更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而汽车和家电,是日常消费中的大项目,这两个领域的刺激消费政策已经在各地推行。汽车股的大涨,还有近期食品饮料、消费电子等板块的反弹,也是基于对消费复苏的预期。

    实际上,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都相继出台了很多经济稳增长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就是为了今年能够顺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接下来就要看具体的政策落实了。

    今天,有一个话题是大家关注度焦点。6月1日,上海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状态,这一全国瞩目的时刻,到底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对此,Z哥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是重塑市场信心的里程碑。

    今年3月、4月以来,A股市场的两波跳水行情,实际上与上海疫情因素有着不小的关系。在市场的调整过程中,在上海按下“暂停键”的过程中,投资者难免会对经济、股市产生较大的担忧,同时信心也会产生动摇。如今,在经过近两个月的“静默”之后,上海终于即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这无疑将激发市场信心重塑。我们也坚信,不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万众一心毫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第二,对经济恢复的预期开始升温。

    上海无疑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在疫情的困扰下,这两个月上海的“静默”,确实给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近几个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可以看出,3月PMI 跌至49.5,回到临界点之下,4月更是下滑到了47.4的低点。而今天官方公布的5月PMI数据,又重新回到了49.6这一临界点下方,实际上这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不少企业相继复工复产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此,可以预想的是,随着6月1日的来临,上海更多企业复工复产,未来的6月,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更强劲的反弹。

    对股市而言,信心重塑这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而经济即将迎来的强劲反弹,则是预期。投资股市,一是投资做多祖国,需要强大的信心,二是投资未来,这需要确定性的预期。

    只要有了信心,有了确定性的预期,那么市场的情绪就会躁动起来。今天的市场,真的已经有些躁动了,最明显的感觉是,前期跌得最惨的科创板,今天个股大面积上涨,多只科创板公司迎来20CM涨停,科创板次新股C云从-UW暴涨超过35%。
    另外,基金方面,科创ETF(588050)更是出现了疑似“乌龙指”事件。

    今天下午刚开盘,科创ETF大单瞬间拉升至涨停板1.24元的价格,而在上午收盘时,该ETF价格报价仅为1.051元。而在瞬间涨停之后,科创ETF价格重新恢复正常。

    对于科创ETF价格突然异动,Z哥觉得,很有可能就是交易员情绪激动,不小心输错单而导致的乌龙指。因为今天消息面,有传闻称,科创板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入场门槛,一旦科创板放开,对于整个科创板市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如何迅速建仓科创板,而且还要避免选股难的麻烦,那么通过ETF来布局,自然是最方便的方法。

    稿子写到这个时候,股市收盘了,Z哥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沪指大涨37.37点,报收于3186.43点,涨幅1.19%;创业板指数大涨2.33%,科创50指数更是大涨3.37%。情绪一旦激发,就会觉得股市没涨够,剩下的“子弹”,明天再来打。

    最后,话题再回到前面的问题,还有个可以聊的话题——哪些行业将会最受益?

    广发证券的观点指出,上海疫情迈过最严峻的时刻之后,经济修复将渐次展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沿着重点企业→外贸、快递等企业→分阶段复商复市的脉络展开。

    第一层级是物流的修复,供应链的梗阻将率先打通(物流/港口/电商)。通行将率先解决供应链的中断与梗阻问题。高频数据显示,物流、公路货运、海运吞吐等环节的中转阻滞,已逐步改善。

    第二层级是制造业的修复,聚焦上海制造的优势产业。当前复工复产带来的供给恢复为辅,需求韧性验证为主。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营收体量来看,上海的工业强项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半导体)、石化钢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此外生物医药是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布局产业。制造业的复工复产白名单指向供给的恢复领域,但在供给恢复环节未来要进一步兼顾需求支撑的确定性,当前结构性的需求支撑领域集中在:半导体(设备/IGB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车)、医药(CXO)。

    此外,贸易的修复也在同步发生,聚焦中国供给的全球优势科目。

    广发证券指出,上海港为我国第一大港,从出口的权重行业来看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医疗器械等出口在全国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在近期显著下滑受损。从上海优势制造及出口产业中,寻找中国具备全球供给比较优势的细分品(连续3年全球市占率连续提升或维持高位),这部分外需将更为稳定,因此未来生产供给的恢复会带来外需及贸易项目的拉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轴承、汽车发动机)、医疗器械、分析仪器。

    另外,本轮消费修复仍要等待,前瞻挖掘结构性的“补偿性消费”及“政策刺激消费”。

    广发证券指出,从上海消费结构来看,可选消费占比高于必选消费,线上消费占比更高,服务消费发达,这也是本轮疫情消费受损领域的缩影。2020年的疫后消费修复的特征是,可选高于必选、兼顾结构上的阿尔法(珠宝黄金、免税、电商)。

    今年参考2020年疫后修复路径的同时,未来消费的影响路径更为复杂(失业率、收入前景预期、地产景气周期)。因此从“居民自发修复”的角度,上海消费更为聚拢的部分可选消费行业或存在结构性的“补偿性消费”(黄金珠宝/化妆品/体育服装用品);从“政策驱动”的角度,关注近期促消费政策结构发力及地产稳增长受益的消费领域(汽车/家电/家具);考虑到上半年较为密集的小长假受到隔离封控影响,本轮服务业的景气修复会较20年疫情后更为后延。

    (风险提示:权益基金属于高风险品种,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本人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人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定投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或者服务情况、听取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市场,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190697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5月31日,科创50涨幅3.26%,领涨宽基ETF

    下一篇

    博威合金:公司是特殊合金材料的龙头,也是国内合金材料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