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董天意 北京报道 每经编辑 董天意
眼下,全国部分省市的高速公路实现了“无感支付”,当车主驶出高速公路时不再需要进行支付操作,而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缴费,自动放行,提高了高速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感支付”或许并不意味着“无感通行”,其目前更多是作为ETC缴费的补充手段应用在人工通道,而车主在进入高速公路时仍需通过领取复合通行卡的方式,以识别车辆进、出收费站信息,精确记录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为跨省通行费计费、清算等提供依据。
此外,有观点认为,由于“无感支付”的技术核心在于通过高清摄像头对车牌进行识别,其在极端天气下过低的动态识别率以及苛刻的系统保障条件成为其全面普及的最大障碍之一,而ETC则可更好的兼顾通行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截至2020年10月26日,全国高速公路ETC使用率已接近66%,其中客车ETC使用率超过70%,货车ETC使用率超过53%。这意味着,推广ETC仍是提升高速通行效率的主要方向之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