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间,泰恩康(301263,SZ)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下滑7.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25.34%。剔除口罩业务的收入后,公司医药代理运营及自产产品业务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13.34%、23.94%。
泰恩康起步于医药代理,通过多年持续创新向制造业转型。受益于自研药品“爱廷玖”快速放量,泰恩康去年自产产品收入占比超过四成。2022年一季度,泰恩康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0.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12.08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443.40%。
在“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创新成为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泰恩康董事长郑汉杰表示,泰恩康将自主研发并生产销售符合市场需求的自研药品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布局眼科、肠胃和两性健康用药等专科药,打响泰恩康在专科药领域的“名片”。
23年前,为了把世界好药带入中国,郑汉杰从营销市场切入,自此成为泰国和胃整肠丸及日本卵磷脂络合碘片(沃丽汀)唯一的中国总代理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泰恩康就开始代理运营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2014年至2019年,泰恩康代理运营业务收入从2.1亿元稳步攀升到了3.9亿元,同期,该业务毛利率也从38.64%大幅提升至48.44%。
在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普遍面临转型压力,医药企业只有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才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郑汉杰看来,药品是技术含量极高的特殊产品,企业一定要自力更生,构建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得益于沃丽汀、和胃整肠丸的代理销售,泰恩康对眼科、胃肠科市场有着非常深入扎实的布局,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的相关产品,可以借助现有的销售网络很快实现转化。两性健康用药是泰恩康发现的潜力市场,也是重点发力的方向。
2021年爱廷玖销售进一步放量,成为泰恩康的“拳头产品”。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两性健康用药收入1.53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3.55%,毛利率高达90.79%,比上年增长9.5个百分点。其中爱廷玖实现销售收入15,231.44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167.34%。随着公司自研药品“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的快速放量,公司自产产品收入占比达到42.30%。
此外,泰恩康其他核心产品在2021年均有不错的表现,和胃整肠丸实现销售收入11,578.93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21.58%,沃丽汀实现销售收入20,265.88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19.46%。
泰恩康表示,公司核心销售药品“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和胃整肠丸、沃丽汀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同时依托于公司在OTC渠道及眼科渠道的较强的商业化推广能力,2022年公司核心销售药品“爱廷玖”盐酸达泊西片、和胃整肠丸、沃丽汀预计将保持持续增长,并维持较高的毛利率。
多年来对创新的持续投入,帮助泰恩康从代理业务到自我造血的华丽转身,郑汉杰也愈加体会到创新对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愈加专注于创新研发。
在研发团队方面,泰恩康组建了包含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药等领域技术人员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具备较好的医药研发能力。基于“创新药研发为塔尖,改良型新药和生物制药为塔身,仿制药为塔基”的研发策略,泰恩康搭建了功能性辅料和纳米给药技术平台、生物大分子药物技术平台和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等三大研发技术平台。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带来丰硕成果。2018年3月泰恩康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取得了国内首张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临床批件;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达泊西汀片获得注册批件并选中第三批国家药品采购名单;公司的“爱廷玖”是国内首仿盐酸达泊西汀片。
2021年度,泰恩康研发投入达3,608.25万元。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主要的医药自主研发项目21项,其中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他达拉非片、奥硝唑注射液、阿加曲班注射液等6项已经提交药品注册批件申请,合作研发项目1项,形成了良好的梯队。泰恩康在年报中表示,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每年均有2个以上自主研发的药品取得药品注册批件。
随着药品研发成果的逐步显现,泰恩康自产产品综合竞争力将得到极大增强,在研产品管线丰富,今后几年有望陆续获批,自研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未来将为其带来可观的新增收入和利润,或将成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协同效应,研发创新正逐渐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泰恩康在年报中提到,公司在研的他达拉非片预计将于2022年获批上市销售,为治疗阳痿(ED)的药物,与“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具备协同效应,上市后可利用已有的营销渠道快速推向市场,增加公司盈利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随着在研药品的持续获批上市,将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增加收入、利润来源。
在郑汉杰看来,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公司唯有不断拓宽下游客户的合作渠道,并稳步推进在研项目进展,将自主研发能力优势转换为产品成果,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月29日,泰恩康成功登陆A股市场,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交易,每股发行价为19.93元,发行市盈率为30.84倍。对于泰恩康来说,这是资本市场对其深耕医药企业多年的肯定,也是迈上新台阶、加速发展的新机遇。
郑汉杰表示,上市只是一个起点,进入资本市场更多考验的是公司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会更加多元化,这不仅需要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更需要企业有自己的特色。
对于泰恩康来说,巩固护城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做大做强主业,通过自主研发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致力成为“研、产、销”一体化的国内一流创新综合型医药企业,用可持续的业绩和前景回报投资者。
经过二十余年的运营,泰恩康已在自产产品上建立矩阵,但在销售布局上还需进一步发力。从销售网络分布来看,泰恩康运营网点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其他地区销售力量相对薄弱,公司尚有大量医院、药店未能形成有效覆盖。资料显示,泰恩康近年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三者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在7成以上。
如今通过登陆创业板成为公众公司,泰恩康也需要借此东风加速全国营销网络布局。招股书披露,泰恩康此次上市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生物技术药及新药研发项目”“业务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其中“业务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2335.84万元,通过改造及新建运营网点累计80个,其中包括运营总部1个、省级运营中心25个、普通运营网点54个,打造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络。此外,还将通过企业宣传片、网络视频栏目广告、药店宣讲会、网络广告、电梯广告、专业展会、专业刊物软文等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建设。
郑汉杰表示,在巩固华南市场的前提下,公司也不断加大对其他区域的市场开拓力度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覆盖区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建销售网络,根据全国各区域市场需求情况与公司产品的市场渗透情况,考虑新设部分运营网点,加大终端推广力度,一方面增加终端渠道覆盖面,另一方面增强对终端渠道的精细化服务与管理能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