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贺娟娟 每经编辑 杨翼
随着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深入演变,科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西安作为西北龙头城市,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也有良好的政策机遇,能否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目标?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发挥科创优势……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试以找到答案。
陈耀
NBD:请您先谈一谈目前城市竞争格局,以及在这种发展格局之下,作为西北龙头城市,您如何看待西安的发展?
陈耀:多年来我国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着提升自己的城市能级、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来展开的。目前的城市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经济实力的竞争,比如很多城市现在追求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这块主要争的是投资、企业、高端要素;其二,人口规模,它是衡量城市能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常住人口每年增量越多,说明这个城市越具有吸引力;其三,城市竞争力还要看它有多少发展空间,即城市建成区面积,这几年很多城市都在努力的一个最高目标就是城市无县化,全部是区。
西安是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领头羊,也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合作很重要的节点城市。相对而言,近几年西安的发展步伐相对要慢一点,但内在潜力很大,现在也有一些好的势头,从前景上看,应该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赋予西安发展的定位是蛮高的,比如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发展的重任。
NBD:西安都市圈获批,对西安意味着什么?
陈耀:都市圈框架其实没必要做很大,西安都市圈规划做得相对比较细致,约2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咸阳、渭南、铜川还有杨凌等部分地区,是按照国家的定义,也即依托中心城市,跟周边地区形成一小时通勤圈这样一个范围去推进都市圈建设,是很有希望去做好的,建成现代化的高质量的生活圈、产业圈、通勤圈,实现一体化的发展。
西安都市圈建设的一个难点在于,跨城市的协调联动发展,这就需要更高层级的,比如省级的有效的协调机构,来推动规划内容都能落地,把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跟它的辐射带动效应真正发挥出来,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NBD:城市竞争力方面,西安具备怎样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
陈耀:西安的科教优势突出,特别是军工数量、科研实力、生产制造能力,是很多城市所没有的,如果军工的高端制造研发实力能够跟地方结合起来,也就是军民融合做好,西安今后的发展潜力会非常大。目前国家已经有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也有一些很具体的实施方案,西安在这方面要加快推进,让自身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不断放大。
事实上,西安有很多国家战略方面的机遇,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西安作为其中为数不多中心城市之一,要提高人口经济承载力。比如西安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目前口岸、通道、平台等条件都很具备,但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国家等输出的货物产品还是不多,所以要培育更多的本土的开放性主体。
NBD:请您谈一谈科创在城市发展和竞争中的重要性。西安科创有哪些资源禀赋?您如何评价西安目前取得的成果?
陈耀:一个城市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它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创新。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科技创新是主体,除了科技创新,还有城市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而科技创新也需要相伴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的改革创新,由此激发创新活力。需要注意的是,科创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不能中断,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创新力量。
西安的科创资源禀赋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量、每万人科技人员、发明专利数量等都在全国前列。但西安也有一个特殊现象,即科技与经济发展并不对称。西安科技实力能排到全国前五,但经济实力排在第十五位之后,这种严重的不匹配,概括来说,主要是军民融合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障碍。
西安的研发投入强度较高,多年超过5%,从内部结构分析来看,研发主要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特别是,西安民营企业的研发薄弱。
NBD:西安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西安要如何做?如何通过科创实现高质量发展?
陈耀:产、学、研、政、金几个大的要素资源要能够整合,形成合力。
从平台来看,现在很多城市还是把一流的高校作为重点,西安可以做的是,更多争取“国家实验室”这类国家级研发平台。争取成为西部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核心是吸引国家在西安有更多大科学装置布局,这是提升西安基础研究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支撑。
专业研究实力强,也要真正落地转化,对西部城市来讲,需要非常重视科技金融。西部城市经济实力相对弱,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必须要有科技金融的支持,一是发展大量的天使基金、风投等,特别是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二是扶持更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在资本市场融资做大做强。
于西安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去改变,激活创新的活力。
NBD:请您谈一谈诸如秦创原这类科创平台的运行,对本土的人员以及企业发展有何影响?对本土经济结构转型的意义?
陈耀:秦创原可以说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陕西的具体体现,它实质性地推动要在原始创新上去发力。要形成一种真正适合创新的生态,更重要的是理顺体制机制,能吸引人才留下来,能让人才大有用武之地,也能激励企业更有动力去创新。
秦创原推动原始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该会发挥很大作用。比如陕汽、陕鼓这样有历史的大型国企,向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转型,就需要秦创原提供更多原创的技术、理念,以及绿色转型,也需要用到科技的力量。
通过秦创原这类的科创平台,其实是提供了发展的新动能,有助于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场景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