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上周的A股市场,政策暖风频吹。
4月2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当天,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提出要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长期资金入市是近年来经久不衰的话题。早在2011年,证监会就曾表示,研究鼓励更多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公募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十年来,A股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募基金到2021年底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但大多数投资者仍有A股“牛短熊长”之感,能享受到“时间的玫瑰”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首先是市场过于波动的表现损伤了投资者信心。据媒体报道,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超过1.3万亿元。如果算上4月以来的下跌,这一数据还会更大。
面对不断缩水的账户,投资者自然难有信心可言,观望情绪日重,不敢再加大对股票或权益类基金的投入。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月和3月连续两个月权益类基金发行遇冷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夏中国交建REITs受到热捧,公众部分配售比例只有0.84%,也就是说申购1000元最后只能获配8.4元。从中可以看出投资者对资产稳健增值的渴望,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的风险厌恶情绪已到了一定高点。
但市场果真就没钱吗?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新增7.82万亿元,14亿人平均每人存款增加超过5000元。这些存款都有潜力成为充当A股市场“蓄水池”的长期资金,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投资者能够长期投资、真正认可价值投资理念,在笔者看来,第一是要重拾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第二,要有合理的预期引导,最终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转化为坚定的信念。而要做到这两点,证监会在机构投资者座谈会上提及的一点可算得上解题良方:“各家机构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高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
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经理人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专业,才能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愿意将资金长期交给他们打理。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经理人,资本市场才能带来正回馈,进入良性循环。
有意思的是,在市场大跌、净值缩水中,许多基金经理纷纷开启“思想者”模式,对投资者做心理按摩的同时,也传递自己的想法。银华的基金经理李晓星写了六千字“小作文”,易方达的基金经理张坤则在一季报中聊起了“多巴胺”。
相比巴菲特大神、芒格大神,他们都是后起之秀。投资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投资的专业性应该没有终点。“小作文”也好,“多巴胺”也罢,对投资者而言可以是谈资也可以是“他山之石”,但最终检验投资经理业绩的,仍是能否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或能否及时规避潜在的风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