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郑眼看盘 | 降准温和 无需过度反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17 19:33

    ◎下周一投资者无需对降准消息做出太过反应,也没必要刻意采取“逢利好出货”这一常规技术手法,可能“守拙”与观望才更合适。

    每经记者|郑步春    每经编辑|何剑岭    

    图片来源: 摄图网_500525635

    本周一A股下挫,其后震荡反弹,但全周仍录得些跌幅。上证综指全周累计下跌1.25%至3211.24点,看上去跌幅不大,但实际上主要是银行股上涨,掩盖了多数个股下滑的事实。深综指全周累计跌3.22%,创业板综指周跌幅4.75%,科创50指数周跌幅达5.25%。

    权重股中白酒、煤炭、银行等表现不俗,可宁德时代、中国移动等疲弱。整体来看,本周市场热点不多,只有极少数医药股、统一大市场、物流、煤炭等相关品种活跃。但这类股持续性也不太强,如物流股、煤炭股周五回落,九安医疗之类的甚至上演“天地板”......

    新股破发愈演愈烈,本周共上市7只新股,分别是冠龙节能、瑞德智能、唯捷创芯、海创药业、军信股份、金道科技、安达智能,只有金道科技与瑞德智能这两只新股小涨,其余5只破发。

    当前市场低迷,可新股发行价未见“随行就市”,这有些不太正常,或者说有些“看不懂”,所以个人觉得新股发行相关问题已值得有关方面重视了。

    大家知道,网下参与定价的机构往往得锁定配售的一部分筹码。首日都会破发,更何况一年后了,这几乎是明摆着的事。这些机构真的傻吗?反正我绝不相信!

    除疲情仍然呈胶着状态外,市场近期关注点相对有限。俄乌局势当然也是市场关注点,但最近这方面消息变化并不是很大。几乎一整周,市场都在预期降准,到了周末,果然降准,但不是常见的0.50个百分点,而是0.25个百分点。

    因市场预期充分,这条消息反可能构成些压力。不过,个人觉得这个“温和”降准是合理的,理由如下:

    国内经济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与疫情相关的,有些行业比如基建、房地产倒是可刺激一下。对这些行业,注入资金有用。然而,对于诸如旅游、酒店、机场、餐饮等其他聚集性消费行业来说,注入过多的货币可能是无用的,所以适度托底让其活下去才是合理的。对于“需要人群聚集”的行业,民众们并非没有消费意愿,而可能是相反的,只不过民众强大的“主观需求”被疫情压制了而已,所以砸再多钱“有效需求”也刺激不起来。

    下周一投资者无需对降准消息做出太过反应,也没必要刻意采取“逢利好出货”这一常规技术手法,可能“守拙”与观望才更合适。A股中机构投资者力量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环境下对技术分析的看重程度可能得降低一些。大伙受的训练是差不多的,环境越来越“卷”,谁也不见得真有优势了。

    就多数投资者来说,信息来源是有限的,所以最忌“试图去寻找所有机会”,而应“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耳” !在实战中,就是努力去寻找那些“信息劣势相对可控”的品种。

    打比方说,有个别上市公司位置并不高,且年报还算可以,或者未来季报“变数相对稍少”,那么这类公司就值得考虑优选。至于那些潜在涨幅大但对内幕消息要求太高的品种,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少伸手!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每经牛眼(微信号: njcjnews)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弃购金额近4亿的这只新股下周二迎“大考”,中信证券凭包销“被动”买成第5大股东!

    下一篇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 上海一超市人员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查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