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碧桂园解码周期穿越力:销售展现韧性底色 手握现金余额超18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30 23:38

    记者 黄婉银

    在市场环境剧烈波动的背景下,龙头房企碧桂园的2021年报成绩无疑为行业带来了一份暖意与底气。

    在当期销售上,碧桂园又一次展现了周期穿越力,销售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全年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580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641万平方米,是到目前为止,去年房企中唯一权益销售额破五千亿的房企。

    年报显示,全年公司实现总收入523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0%,毛利约为927.8亿元,净利润约为409.8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69.3亿元。

    2022年,“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稳”字当头。碧桂园在业绩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聚焦城市深耕。未来将对全国的市场做进一步的分类,按照市场规模、供需关系遴选出符合集团战略发展的市场,更加聚焦于以大都市圈为首的一二线和强三四线城市。

    业绩发布会现场

    近六年权益合同复合增长29% 销售回款率连续6年超90%

    在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多家第三方机构最新的年度销售排行中,碧桂园是唯一一家在7000亿档次的房企,以全口径销售额7588.2亿元稳居行业榜首,持续领跑行业。统计显示,2015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9%。

    在销售韧性之外,碧桂园的权益销售回款率连续6年都超90%。2021年全年,碧桂园累计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0%。2022年前2个月,碧桂园共实现权益销售回款金额约656.8亿元,权益回款率超95%,回款率进一步提升。

    2021年,碧桂园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达到108.6亿元。

    韧性的体现除了现在,还有未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园开发项目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299个地级行政区划、1425个区县,项目总数达到3216个。截至2021年年底,碧桂园位于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4846亿元。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3365亿元,合计约1.8万亿元,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左右的销售需求。

    2022年以来,尽管地产行业迎来政策“暖风”,市场销售却尚未回暖。克而瑞统计显示,1-2月百强房企权益口径销售金额同比降低44.8%。在此背景下,碧桂园虽受行业基本面下行影响较往期有所下滑,但仍实现权益销售额约691.2亿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业绩会上透露,预计碧桂园2022年全年权益可售货量将在6500亿,公司将按照“以销定供”进行闭环管理,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70%。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供货及销售铺排,预计整体全年销售保持平稳。

    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4% 低成本融资渠道通畅多元

    一直以来,碧桂园都保持了稳健的财务结构,债务规模稳步下降,融资成本逐年下降。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园现金余额约1813亿元,可动用现金储备充足;总有息负债余额同比下降2.6%至3179.2亿元;净负债率为45.4%,较上年底下降10.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融资成本5.2%,较上年底下降36个基点。

    莫斌指出,目前碧桂园仍处在较为健康的黄档,净负债率与现金短债比都表现良好,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也从2020年底的80%下降至74%。公司或将在2023年中期之前自然实现从黄档到绿档的调整。

    稳健的经营实力、安全的现金流及较优的偿债能力使得碧桂园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同时,融资顺畅、资本充裕也使得碧桂园在市场调整周期中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助力后续高质量发展。

    当前,碧桂园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成功重启境内外融资渠道的民营房企之一。在2021年9月份之前,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境内外市场发行长久期、低成本的融资工具。9月份之后,碧桂园在多方监管及投资人的支持下,也成功在境内外发行多种类直接融资工具,包括10亿元的公司债,15亿元ABS及39亿港元的可转债。

    同时,碧桂园的发展也得到了银行机构的充分支持。截至2021年底,公司未使用授信额度约2615亿元。而在2022年3月,公司又先后与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150亿元及4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充足的授信额度增强了公司经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上所呈现的收并购机会。”莫斌在业绩会现场如是表示。

    提质增效全竞提升 新业务与地产主业多元协同

    对于如何穿越周期的问题,莫斌认为,现在政策已经筑底了,市场也处于逐渐筑底的过程中,市场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行业目前的状况,市场的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继续恢复。“我认为市场发展的空间仍然是巨大的,公司内部从2018年开始就一直在提升全周期竞争力。”

    基于此,碧桂园以可动用资金作为考核的目标,牵引每个区域每个项目都在一个安全的边际下去做好每一个项目。“针对目前的状态,我们采用的是开源节流,保现金流,保三道红线,然后做正确的事情、做确定性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是做有现金流的利润,确定性的事情就是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

    近年来,碧桂园经营效率持续提升,管理质量不断升级。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全年销管费占收入的比例5.5%,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通过持续聚焦深耕,在碧桂园所布局的城市中,有161个地级市的市占率超过5%,其中有13个城市的市占率高于20%,55个城市的市占率在10%-20%。

    碧桂园创始人、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年报中表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永远在路上,“新市民”的合理住房需求应该得到支持及满足。“我们要做好应该做的所有事,持续提升自身的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成功穿越周期。”

    在地产主业之外,碧桂园的新业务发展也颇受市场关注。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碧桂园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以科技驱动发展,智能建造等新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地产主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截至2022年2月底,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5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3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75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700万平方米。

    2021年12月30日,博智林在汕头首次完成“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多机施工系统将原本独立的单机设备通过集成调度,首次实现了装修阶段的多机协同施工,标志着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进入了多机协同系统化应用的新阶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郑眼看盘:A股会有惯性上涨 目光应转向一季报

    下一篇

    黑牡丹突发大雷:子公司所持10亿元商票兑付逾期,业绩承诺或再度失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