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董兴生
3月28日,玉禾田(300815,SZ)发布了2021年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34亿元,同比增长12.01%;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为4.73亿元,同比下降25.12%。
玉禾田在年报中解释,2020年度,受新冠疫情政策优惠影响,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较2019年度增幅较大,2021年度新冠疫情的政策优惠已全面取消,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恢复正常水平。
3月28日,玉禾田报收23.85元/股,跌幅为1.00%。3月29日,玉禾田股价依然下跌,跌幅为2.05%,报收23.36元/股。
2021年,玉禾田增收不增利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IC photo 杨靖制图
两业务板块毛利率均下滑
2021年年报显示,玉禾田有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市政环卫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7.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2%,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77.77%,毛利率为26.17%;物业清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8%,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22.15%,毛利率为10.27%。
据悉,2021年,玉禾田的市政环卫业务板块新签合同总金额约36.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手合同总金额367.25亿元,待执行合同金额270.62亿元。玉禾田市政环卫业务覆盖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标多个城市公共服务项目,还为博鳌亚洲论坛、首届中国消博会、中阿博览会等提供环境卫生保障服务。
玉禾田当年还收购了主营业务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深圳宝泰鑫,后者主要从事垃圾减量分类的投放、收集、收运、末端处理、监管及规划等业务。据悉,2021年,深圳宝泰鑫在原有深圳市场以外,将垃圾分类业务延伸至包括九江市、赣州市、汉中市等多个城市,中标多个项目。
另一方面,2021年,玉禾田的物业清洁业务板块新签合同总金额约13.4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物业清洁业务在手合同总金额16.79亿元,待执行合同金额9.40亿元。
玉禾田称,公司物业清洁业务总体而言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前提下,衍生发展了诸如“新冠肺炎疫情隔离酒店消杀消毒、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等多项增值服务,同时将市场重心向轨道交通、机场、城市公园、医院、学校、高端写字楼、大型商圈等城市空间转型。
不过,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玉禾田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1.55%、29.72%、22.66%。其中,市政环卫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4.58%、34.75%、26.17%;物业清洁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1.95%、11.59%、10.27%。2020年以来,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对此,玉禾田解释为,2020年度受新冠疫情政策优惠影响,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较2019年度增幅较大,2021年度新冠疫情的政策优惠已全面取消,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恢复正常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保持了持续的稳健增长态势。
规模扩张致人工成本上升
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玉禾田员工人数众多,人工成本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占比较高。而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公司的员工人数持续增加,进一步挤占了利润空间。
据2021年年报,玉禾田市政环卫业务的人工成本达18.0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65.16%,同比增长25.28%;物业清洁业务的人工成本达8.6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89.98%,同比增长16.32%。
玉禾田表示,尽管不断紧盯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项目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但如相关措施的实施效果未能完全覆盖成本上升,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而从大环境来看,企业人工成本上升,既有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因素,也有各地政府对超龄劳动人口予以“清退”的政策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从2016年至今,全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9.07亿人降至8.82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从2.31亿人增至2.67亿人,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还显示,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持续提高。
另一方面,据媒体报道,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发文对建筑施工行业超龄农民工进行用工规范,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尤其对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进一步强化年龄约束,规定从业男性不得超过55周岁,女性不超过45周岁。
对此,玉禾田称,公司将更精准地使用人力投放,引入信息化、智能化工具。加强人员、设备利用效率,紧盯行业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持续对环卫作业全过程优化、创新,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项目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依据相关项目合同约定的议价调价机制,对冲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的风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