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后,川大智胜曾凭借三维人脸识别技术“风光”一阵,这一技术及时解决了戴口罩人群无法自动识别的问题。不过,川大智胜也在2021年年报中透露,经过两年多试用后,相关产品出现了成本价格高、产品体积大,校准不方便的问题。
每经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梁枭
今日(3月24日),川大智胜(002253,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川大智胜营收营业收入为3.01亿元,同比减少1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0.92万元,同比减少62.5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川大智胜主要将业绩下降归结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在2020年度,川大智胜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这得益于公司研发的人脸识别软件等三类新产品在试用期就为其贡献了近亿元的收益。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川大智胜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9.38%。
川大智胜交出的这份2021年成绩单并不好看。
2021年,川大智胜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其中净利润的降幅超过60%,这也是近七年来公司净利润第一次降至3000万元以下。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川大智胜称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一方面,用户原定在报告期内进行的大型招标推迟延期,仅空管领域涉及公司优势产品的项目招标推迟近亿元,从而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合同减少,执行合同分期确认的收入相应减少。在收入集中的第四季度,公司所在区域受疫情影响严重,不能安排技术人员到客户现场实施验收实现收入。
另一方面,沟通低效及人员隔离造成公司项目执行周期延长,投入的人工及其他直接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分业务来看,川大智胜主要有两块业务。一块是以空管为主的航空相关业务,包括民航空管产品和服务、航空公司在岗飞行员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军航空管产品和服务、军航作战仿真训练产品和服务。其中前三项是川大智胜的传统优势业务,第四项是其于2021年开始规模化应用的新业务。
2021年,航空相关业务也为川大智胜贡献了超过50%的营收,此部分营业收入为1.58亿元,同比下降17.69%。而早在2020年,川大智胜航空相关业务便开始显出颓势,2020年同比下降6.98%。
新冠疫情对于航空业影响较大,不止是川大智胜,不少航空产业链上市公司2020年度业绩都不理想。
尽管航空业务收入下降,川大智胜却在2020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升,分别同比增长4.33%、30.17%,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另一块新业务取得了进展。
川大智胜的新业务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包括航空专用语音识别技术和产品相关业务、高速高精度三维测量技术和三维人脸识别相关业务、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相关业务。
川大智胜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已开始推广试用的高精度三维人脸照相机和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软件等三类新产品收入同比增加7409.28万元,同比增长336.17%。
不过,2021年公司新业务的开展并不顺利。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仅实现营收8676.6万元,同比下降19.38%,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实现营收5235万元,同比下降2.97%。此外,前期公司三维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开始摊销,研发费用增加影响利润1302.11万元。
同时,新业务的毛利率也明显下行,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毛利率同比减少9.72个百分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5.58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发生后,川大智胜曾凭借三维人脸识别技术“风光”一阵,这一技术及时解决了戴口罩人群无法自动识别的问题。不过,川大智胜也在2021年年报中透露,经过两年多试用后,相关产品出现了成本价格高、产品体积大,校准不方便的问题,公司也在去年开发成功两种性能满足应用要求的新型三维测量技术和产品。
封面图片来源:川大智胜公共按截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