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一则有关融创债务展期的传言在业内不胫而走。
市场消息显示,本金40亿元的“20融创01”可回售债券计划展期,并且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将为这笔债券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融创将在近期与债券持有人召开沟通会,商讨展期方案。从去年至今,陆续推动债务展期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已达到20余家。
有知情人士透露,为应对2季度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务,融创此前已积极推动资产处置、专项融资、催收欠款等各种资金筹措方案,但因上述政策、市场面的影响,方案滞缓,展期实属于“不得已”选择。目前融创的债务展期,也仅针对4月到期的刚性债务,并非全面展期。另外,孙宏斌提供担保,还是说明公司实控人的担当、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这也给予市场更强的信心。融创通过坚决处置资产、股权融资,大股东无息借款等自救举措,回血超300亿元,竭尽全力保证现金流安全。
而在房企长达半年的自救同时,相关部委对房地产行业有着近10次的正向吹风,其中央行在今年初表态“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2月,市场传言住建部制定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并发往各省细化;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称“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
但政策效力反应在市场侧,仍存在一定时滞,在地产股率先走出一波上涨行情,销售复苏、预售资金放松和融资恢复还未真正到来。反而经历过去几个月的资金挤压,包括融创在内的很多房企,短期经营现金流正面临较大压力。
“融创现在的选择,是在到期债务处理和稳定经营中间,找到一种平衡”。上述人士称,如果当下这笔债务展期顺利,前期受到挤压的经营资金压力将得到缓解,并支持到全面复工复产、高质量的产品施工和交付,公司也将获得长期稳定的运营现金流,进入到相对良性的债务清偿和发展循环中。
从数据来看,百强房企2022年1-2销售额同比下降约47%,融创销售额实现503亿元排名行业第三,同比下滑仅27%,良好的品牌和产品品质、较强的销售能力让融创在惨淡的市场中表现仍算优异。另外,知情人士称,融创未售的土地储备仍有2万亿平方米,近80%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今年共计约7000亿元的可售资源将保证公司维持正常的销售规模。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