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彭水萍
据新华社微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介绍,继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检察机关接续发布公民人格权保护指导性案例,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起诉3436人,同比上升51.3%。
近年来,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等“按键伤人”现象时有发生。从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网红“罗小猫猫子”直播中喝农药自杀悲剧,再到近期的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网络暴力一次次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人防不胜防。如何遏制网络暴力,再次成为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92098
据央视网微博,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认为,目前我国在遏制和打击网络暴力方面还存在网络暴力被害人取证困难、求助无门及平台主体责任缺位等问题。他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能立案的公安部门要尽量立案。要做到平台管客户,政府管平台。
另据正观新闻视频3月6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表示,针对网络暴力,国家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和治理规定进行制约和惩处,鉴于网络的隐蔽性,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违法成本低,执法和维权难度较大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互联网平台责任,将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暴力行为纳入公诉案件范围,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这一不良现象。
另据北京青年报,继2021年全国两会后,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今年再次建议,完善网络暴力的相关司法解释,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与李东生不谋而合,也提出反网暴专项立法的建议。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也呼吁,针对网暴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法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微博、央视网微博、正观视频、北京青年报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9209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