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黄胜
据新华社3月7日电,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王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已多次阐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我们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表明主张。应该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俄乌第二轮谈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方认为,要化解当前危机,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照顾当事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必须坚持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必须着眼地区长治久安,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王毅说,当前,国际社会应聚焦劝和促谈和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两大问题继续努力。中方在劝和促谈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一直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冲突发生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普京总统通话时,就提出愿看到俄乌双方尽早和谈。普京总统也作出积极回应。俄乌双方已经谈了两轮,希望即将开启的第三轮谈判能取得新的进展。中方认为,形势越紧,和谈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来谈判。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在需要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72136091
王毅就防止乌克兰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提出六点倡议:
一是人道主义行动必须遵守中立、公正原则,防止将人道问题政治化;
二是全面关注乌克兰的流离失所者,帮助其得以妥善安置;
三是切实保护平民,防止乌境内出现次生人道灾害;
四是保障人道援助活动顺利、安全开展,包括提供快速、安全、无障碍的人道主义准入;
五是确保在乌外国人安全,允许其从乌克兰安全离开,并为其回国提供帮助;
六是支持联合国在对乌人道援助方面发挥协调作用,支持联合国乌克兰危机协调员的工作。
王毅表示,中方愿为克服人道主义危机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中国红十字会将尽快向乌克兰提供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王毅说,中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彼此最重要的紧密邻邦和战略伙伴。中俄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合作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利益和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去年,双方共同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下,这一条约所承载的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不仅对中俄双方,而且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十分积极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487203496
王毅表示,中俄关系具有独立自主价值,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际关系的创新。不久前,两国共同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清晰无误地向世界表明,我们共同反对重拾冷战思维,反对挑动意识形态对抗,主张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王毅表示,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两国人民的友谊坚如磐石,双方的合作前景广阔。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王毅表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将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31N690941326
王毅说,有些势力并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编造所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中欧双方对此都应高度警惕。中欧合作历经几十年风雨,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任何势力都不能也无法逆转。
王毅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中国的对欧政策保持稳定坚韧,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我们将继续支持欧洲独立自主,支持欧盟团结繁荣。同时,我们也希望欧洲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共同反对制造“新冷战”,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欧双方要办好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等重要政治议程,加强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推进多边协调,深化人文交流,妥善管控分歧,携起手来,共同为世界多做实事和好事。
王毅表示,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并两次通话,双方在多个层级也开展了对话交往。美方领导人和一些高官相继表示,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飘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133235666
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美方仍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不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攻击挑事,接连在国际上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不仅伤害两国关系大局,也冲击和损害国际和平稳定。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讲信誉国家所做的事情。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我们完全有权利采取必要措施坚定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
王毅说,大国竞争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中美两个大国如何找到正确相处之道,既是人类社会没有遇到过的课题,也是两国必须共同解开的方程式。今年是“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回首历史,中美双方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了两国人民,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展望未来,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替代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道。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双方总结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契机。50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为了实现中日和平友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作出邦交正常化的重大决断。50年来,双方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为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去年两国领导人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下步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03234895
王毅说,当前中日关系依然面临一些分歧和挑战,特别是日本国内总有一些人不愿看到中国快速发展,不希望看到中日关系稳定。在此,我愿向日方提出三点忠告:
首先是要不忘初心,把握好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切实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精神,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的重要共识,确保两国关系始终沿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重信守诺,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史、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事关中日的互信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希望日方在这些问题上恪守迄今所作的一系列郑重承诺,避免再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冲击。
三是要顺势而为,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的广阔前景。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取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冷战结盟、地缘对抗那一套早已不得人心。日方应顺势而为,而非逆流而动,不要为他人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也不要走上以邻为壑的歧途。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日本应有的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