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近两年A股八成药企破发背后:一级市场反思破发根源,医药投资或进入觉醒年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2-28 21:13

    ◎2022年以来,42家生物医药类次新股中,已有22家破发,其中绝大多数企业2021年业绩快报未见盈利。

    ◎现在的机构投资人越来越注重选择和把关,对早期项目,机构看重技术的领先性、成熟性等,以及技术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和风险,以及市场爆发力;对成长性项目而言,大多关注拐点优势。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好企业绝对数量在上升,比例却在下降

    说到行业的整体研发内功不足,自然涉及机构投研体系中的风控问题,特别是针对目前状况,投资医药企业是否还能有序进行,股权退出的实操难易度会否增加。但据记者调研来看,业界对于医药股的投资还有信心,但要认清现实的是,虽然好企业绝对数量在上升,比例却在下降。

    前述华南投资总监表示,好企业数量是比过去3~5年要多的,这得益于技术进步发展的迅速,但是从相对比例来说,由于大量劣币进场,优质企业的占比逐年下降。

    前述北京投资界人士也表示,如果大家拼的是速度,而不看重药效,不看重制药工艺,就很难超过现有进口药的水平。而事实上,对于药物研发的核心又在于代次的更新,而当我们在进口药上一代基础下都无法突破的话,而进口药企业继续在新的药物代次创新,那势必会更加拉大国内外的差距。

    据介绍,从动力的视角来看,假如说技术上没有代际差异,国外的原研药厂一般都会把一个最优的产品优化推出来。前述华南投资总监表示,从一个药品整个的生命周期来看,最大的成本不是研发的成本,而是它的市场的成本。

    他解释说,假如说一个产品有瑕疵,即便推出产品快一点,但是只能打65分,那么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很短,也许只有5年甚至8年就淘汰了。这对药企来说是大忌,“相当于前3~4年都是做了市场培训,结果被比他晚三年做得出来的更优秀产品超越,很有可能就把它市场教育的成果全部收割掉了。”

    因此,国内在大量普及仿制药研发生产的过程中,虽然吸引大量资本,但考虑到进口原研药的创新或此前代次药物的迭代更新,未来给予国内市场药品市场的冲击风险犹存,很多药企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但这是恶性循环,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引进的多数药品实际上还都处于早期品种,如一些肿瘤药,国外原研厂家代次也相对早期,因此国内企业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依然有希望在技术理解层面弯道超车,这也是近年来部分资本关注的焦点,但差距始终明显是现实。华南投资总监表示,这种紧跟式的策略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而国外做代次研发的经费一个品种5亿~10亿美元是常有的事情。

    赛道估值分化严重,投资需在选择中进行

    医药股在二级市场上的估值“退烧”明显,但在一级市场的热度依然不减,相比于十年前机构无人问津的态势,自从有了自主研发政策导向和产业资本的倾斜之后,相当数量的机构投资人重仓其中,但医药行业相对分散,产业链较长,因此并非大一统的高估状态,而是两极分化严重。

    深圳某创投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些领域,比如前一阶段的新冠mRNA疫苗,第一批产品估值都上百亿,但第一批几乎没有产品化机会,这部分都已经上百亿估值,那第二批乃至后代产品显然是被高估的。”

    “然而另外一些估值却在回落,主要是一些在市场认可上存在分歧的产品,竞争优势大不如前,再加上机构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创投界都回落得很明显。”该人士的观点与前述华南投资总监不谋而合,他也表示,部分只进入二期临床的药物就草率入市,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投研压力,从药物疗效功能性来说,同质化程度极高。

    所以,找到在技术理解层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药企,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时间上的等待与陪护,是继续关注药企投资的机构心声。与此同时,并购作为国外很多药物研发项目最主要的投资退出途径,在国内恰恰被当做唯IPO论处,这也导致很多项目催熟上市,反而不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因此,改善投资退出的观念也是目前投资界继续调整的思路之一。

    前述华南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对医药项目来说,IPO上市或不是检验其价值的金标准,而是被并购。“投资机构必须要有终局意识,即推向市场,而非投机退出股权;上市公司也要考虑并购的风险,如果是没有特色的项目,为上市企业带不来盈利效果,那项目可能连并购的价值都不存在。”

    总结来看,现在的机构投资人越来越注重选择和把关,对早期项目,机构看重技术的领先性、成熟性等,以及技术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和风险,以及市场爆发力;对成长性项目而言,大多关注拐点优势,包括政策性的拐点,也包括产品获批行政审批上的拐点,也包括了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招投标市场化运作当中的一些拐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前往“场景汇”APP

    免责声明:每经路演·场景汇旨在为创业者与投资人搭建互动交流、精准对接平台,我们将定期深度报道优秀创业公司和创业项目,所选用的素材均来自于公开资料和采访,请各位投资人谨慎判断、预防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40019838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一线酒市调研|3位经销商眼里的酱酒“热与冷”:去年上半年“太疯狂” 如今部分市场已现价格倒挂

    下一篇

    当医药股陷入集体调整:IPO被按下慢放键,投资人建议被投企业“再观望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