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办了2021年度工信系统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及现场述职大会,11位工信系统社会组织理事长(会长)现场上台述职,围绕过去一年工作和新一年如何助力建圈强链,畅谈未来想法。
每日经济新闻 张强 每经编辑|杨欢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张强 摄
产业协会、联盟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组织联系着一个行业或领域的众多企业,抱团发展。当下,成都市正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1月19日下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办了2021年度工信系统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及现场述职大会,11位工信系统社会组织理事长(会长)现场上台述职,围绕过去一年工作和新一年如何助力建圈强链,畅谈未来想法。据了解,除了11家上台述职,当天还有50多个产业协会(联盟)以书面形式述职。
“今天上台述职我认真准备过,但感觉比我自己在企业述职还紧张。”刚走上述职台,成都市名优产品供需企业联盟会长李军开场这样说道。
据了解,这场不同寻常的述职大会设计了质询问答环节,而上台述职则要求在6分钟以内完成。“质询问答主要是看各产业协会、联盟对社会组织管理细节是否知晓、熟悉,比如‘什么是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等问题,加强大家对社会组织管理的认识和学习。”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最后是现场评分,从“2021年举办了哪些展会活动”“行业影响力如何”“服务会员单位如何”等五大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
现场,各理事长(会长)除了介绍2021年做了哪些工作外,重点谈了新一年如何围绕成都市建圈强链、招商引智等重点内容开展自己协会(联盟)的工作。
成都市名优产品供需企业联盟会长李军表示,今年该联盟将用好名优企业吸附能力,协作政府建立“以企招商”机制和产业链建设,打造名优企业细分产业集群,承接政府相关活动。
当天现场上台述职的包括了成都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成都市名优产品供需企业联盟、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成都市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联盟、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等,基本上涵盖了成都市工信系统主要产业。
据介绍,协会等社会组织是政府的助手、行业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也是植根产业、服务企业,促进事业的重要基础。对于企业的协作配套、产品的市场开拓,协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述职让工信系统社会组织梳理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提升了新一年工作方向和重点,为成都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贡献更多力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