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反观努力后的进步到底有多大,还有哪些不足仍需完善,从2020年起,成都同步开始以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的形式,对前一年营商环境建设进行自检。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手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举办的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最新结果已正式揭晓。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杨欢
优化营商环境,已经好几年连续成为“年度热词”:
2018年,从当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始,那一年中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13次都提到了“营商环境”;
2020年7月,针对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重磅印发;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再向前一步,共选取北京、上海等6城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标兵”,以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推进,原因正在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无法一蹴而就。正如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所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此背景下,不少城市也主动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成都,就是动身较早的城市之一。2019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就与上海在同一天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至今,成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及时反观努力后的进步到底有多大,还有哪些不足仍需完善,从2020年起,成都同步开始以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的形式,对前一年营商环境建设进行自检。
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手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举办的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最新结果已正式揭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改革就是“动奶酪”。说到底,营商环境的优化,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看的就是改革的决心。
直观的证明是,2018年国务院接连出硬招,效果就立竿见影: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那一年中国从第78位到第46位,排名大跨步跃升32位。世界银行称赞,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成都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也持续在加大。
2021年12月,《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出炉”。这一动作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成都营商环境建设,来到了“4.0时代”。
1.0版的关键词,是“建体系夯基础”;2.0版是“学先进补短板”;3.0版迭代为“树标杆创品牌”。从改革力度上、深度上和覆盖面上看,成都4.0版改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宽、内容更丰富——4.0版,突出的是“集创新求突破”。
具体而言,成都4.0版改革,从聚焦市场开放、聚焦办事体验、聚焦项目建设、聚焦监管效能、聚焦法治保障5个维度,共制定了23个方面215条工作举措。其中,创新突破70项、贯彻上级改革要求49项、对标标杆城市先进做法42项、补齐营商环境短板54项。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进化”过程中,2021年,成都在营商环境方面又诞生了新一批创新举措。
2021年12月20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正式启动了“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截至到12月24日报名结束,活动收到的案例多达156个案例,分别来自27个市级部门、23个区(市)县,涉及营商环境24个领域。
经过第一轮筛选环节,70余个案例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最终,市口岸物流办——“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模式、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融合服务”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等15个市级部门案例,以及青白江区——创新“镇区合一”服务模式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天府新区——无场地也可办企业——天府新区创新推广企业集群注册等25个区(市)县案例脱颖而出。(文末附具体名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实际上,对于城市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毕竟,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但优化营商环境不是自说自话,关键是企业要什么。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而所有的改革创新,都要指向企业生产经营中具体的堵点痛点。
成都新一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涉及的领域就细致入微。从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到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再到人才流动、市场开放、基本公共服务、蓝天碧水净土森林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相关案例涉及领域,多达24个。
而梳理多领域典型优秀的创新案例,不仅给了成都各市级部门和区(市)县对自身营商环境建设自检的契机,也为其相互借鉴学习搭建起了平台。
除了自检,成都还邀请了国内营商环境高校学者、智库专家为成都营商环境“把脉”,建言献策。
其中,就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成都市政府参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光、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执行总裁韩利等。
总体来看,脱颖而出的案例都表现出一个共性,那就是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第一标尺”。创新、突破,成为成都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年度关键词。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仍将是成都一个重点。日前,成都2022年一号文件下发,其焦点就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明确,成都2022年将强化专班招商、人才招商、策划招商、总部招商等九大工作内容。
在营商环境的支撑下,2022年招商引智行动期间,成都将力争再签约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360个以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市口岸物流办:“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模式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融合服务”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
市财政局:“小切口”推动“大作为”政府采购助力市场主体松绑赋能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创新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将人才评审权赋予用人主体
市金融监管局:“蓉易贷”普惠金融工程
市网络理政办:“天府蓉易办”打造成都市线上政务服务品牌
市司法局: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市法院:“蓉易诉”电子诉讼模式建设案例
市住建局: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助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市公资交易中心:深挖“数据金矿”锻造成都智慧交易“新引擎”
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精准监管强化智慧赋能积极构建双随机分级分类监管新机制
市水务局:创新探索用水报装“一日办结”,助力构建水电气讯联动报装模块
市经信局、市网络理政办:搭建“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打造营商环境高质量新范本
市人社局: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体系建设
市城管委:实现“占用、挖掘道路许可”并联办理,将行政审批流程精简为1个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压减为1个工作日
青白江区:创新“镇区合一”服务模式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
四川天府新区:无场地也可办企业天府新区创新推广企业集群注册
邛崃市:建立新型监管体系,全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青羊区:拓展“一站式”场景服务功能打造优质“政务服务”新生态
锦江区:深化一窗受理改革赋能政务服务
成都高新区:探索“区块链+政府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彭州市: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赋能经济发展软环境
成华区:创新打造智慧政务“优信办”信用赋能让办事更易
温江区:树立乙方思维创新提醒服务助推政务服务确定性持续提升
新津区:构建“人业场”智慧服务体系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
新都区:以“管家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金牛区: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打造金融服务“金牛样本”
成都东部新区:深化“受审分离”改革,高效廉洁办实事
双流区:创新推出“动土必管”机制促进动土项目监管闭环化
武侯区:用“数字技术”重构审批服务新模式
金堂县:创新推进成都都市圈政务服务“同城化”跨区域办理
崇州市:数字为核、四辐联动探索构建全域智慧法治体系的“崇州实践”
成都高新区:揭榜挂帅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赋能科技产业既有高原又有高峰
温江区:率先创新开展危废集中收运服务“一键”全流程解决企业危废处置难题
都江堰市:构建“1+11+9+166+N”便民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可办
简阳市:网商贷扩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覆盖
大邑县:加减乘除多措并举,促进项目落地快建
龙泉驿区:深化“一事一次办”改革答好“便民利企”赶考卷
郫都区: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
蒲江县:为营商环境注入“金融活水”蒲江县创新“党建优贷”金融服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